主司拨马选龙媒,二百珍群奏籍开。
皎皎公衡垂日月,仪仪士类望风雷。
诚知至鉴无遗照,那免良工有滞材。
乡国几人同应诏,只将春色与关裴。
【注释】
嘉祐:北宋年号。主司:主持考试的官员。拨马选龙媒:挑选人才如同挑选骏马拉车,比喻选拔人才。二百珍群奏籍开:二百名考生的名单被打开,表示他们要参加考试了。皎皎公衡:公正无私的考官。垂日月:比喻考官的威仪崇高,如日月之光。仪仪士类:指士人。望风雷:形容士人对考官敬仰之情犹如听雷观听雷声。诚知至鉴无遗照,那免良工有滞材:既然知道考官是明镜,就不会遗漏贤才,那么也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才能不及别人而耽误了人才。乡国:家乡。几人同应诏:几个人同时参加了科举考试。只将春色与关、裴:只把春天的美景比作关河和裴公(裴度),关河是指潼关以东的地区,裴公即裴度。裴度在唐宪宗时任宰相,平定藩镇叛乱有功,后因得罪宦官而罢相,退居洛阳一带,晚年寄情诗酒,过着闲适的生活,后人常以“关、裴”来代称诗人或隐者。
【赏析】
《观嘉祐南宫奏名》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主司挑选人才的情景,次联写考生们的景仰之意,三联抒发自己不遇之感,末联则以景喻意,表达了自己对朝廷重用贤能之士的期望。全诗语言平实,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联“主司拨马选龙媒,二百珍群奏籍开”。意思是说主持考选的官员骑马挑选人才,二百个考生的报名单被打开。这里的“主司”指的是主持考选的官员,“拨马选龙媒”则是形容他们挑选人才的方式非常迅速和高效,就像挑选一匹好马一样。“二百珍群”则是指在考场上的考生众多,如同珍宝一般珍贵。“奏籍开”则是说考生们将自己的名字报告给主司,使得他们的名单得以公开。这里的“奏籍开”既是对考生们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
第二联“皎皎公衡垂日月,仪仪士类望风雷”。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考官的威仪崇高,如同日月般光明,士人们对他充满了敬仰之情,仿佛听到了他的教诲和指引。这里的“皎皎公衡”、“仪仪士类”都是形容考官的崇高地位和威严形象,而“望风雷”则是形容士人们对考官的敬仰之情犹如听雷观听雷声一般震撼人心。
第三联“诚知至鉴无遗照,那免良工有滞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既然已经知道考官是明镜,就不应该遗漏任何贤才,那么也就不会有因为自己的才能不及别人而耽误了人才的情况发生。这里的“至鉴”指的是明镜,“良工”则是指技艺高超的工匠。这里的“至鉴无遗照”是说明镜不会遗漏任何事物,而“良工有滞材”则是说技艺高超的工匠也不会耽误任何人才。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也表达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珍惜之情。
第四联“乡国几人同应诏,只将春色与关、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有几个人在家乡同时参加了科举考试呢?我只是把春天的美景比作了关河和裴公罢了。这里的“几许人”指的是有多少人在家乡同时参加了科举考试,“关、裴”则是诗人自指和前人裴度的代称,关河指的是潼关以东地区,这里用来泛指故乡;裴公即裴度,唐代名臣,曾任宰相。这两句是说自己只是把春天的美景比作了关河和裴公而已,没有其他的意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重视和珍惜之情以及对朝廷重用贤能之士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