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强弓略未弯,妖氛渐灭贺兰山。
元侯把诏开新府,上客随书出故关。
诗酒不妨行乐外,功名只在立谈间。
主人待勒燕然石,谁道能铭独姓班。
诗句原文
送刘嗣复都官赴辟秦州幕府四首
十万强弓略未弯,妖氛渐灭贺兰山。
元侯把诏开新府,上客随书出故关。
翻译解释
- 诗的首句“十万强弓略未弯”描绘了一幅强大的军队正准备出击的场景。这里的“强弓”象征着精良的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而“略未弯”则表达了一种准备就绪但尚未开始行动的状态。通过这一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强烈的战斗氛围和紧迫感。
- 第二句“妖氛渐灭贺兰山”进一步描绘了战场上的景象。“妖氛”指的是敌军或敌人的力量,而“渐灭”则表达了这些力量正在被逐渐削弱。同时,“贺兰山”作为地名,也暗示了这场战斗可能发生在贺兰山下。这一描述不仅展现了战斗的激烈程度,还体现了诗人对胜利的渴望。
- 第三句“元侯把诏开新府”则是在叙述一位名叫“元侯”的人物接到朝廷的命令后,开始建立新的府邸。这里的“元侯”可能是指某个重要官职或地位较高的人物。而“把诏”则表示他接受了朝廷的命令,这通常是一个重要的时刻。通过这一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官员未来成就的期待和肯定。
- 第四句“上客随书出故关”描绘了一位客人带着书信离开故关的情景。这里的“上客”可能指的是一位尊贵或重要的人物,而“随书”则表明他带着某种重要文件或信息离开。通过这一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离别的氛围和对未来重逢的祝愿。
- 第五句“诗酒不妨行乐外”,则是在劝慰友人不必过于沉溺于诗酒之中,因为真正的人生价值在于追求功名。这里的“诗酒”代表了文人的生活情趣,而“行乐外”则强调了这种生活应该适度进行,不要影响到更重要的事情。通过这一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一种关心和理解。
- 第六句“功名只在立谈间”则是在强调功名利禄的重要性,它只需要一次谈话就能实现。这里的“功名”指的是个人的成就和荣誉,而“立谈间”则表达了这种成就可以通过简单的交谈来实现。通过这一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对功名的态度和价值观。
- 最后一句“主人待勒燕然石”,则是在描述主人为了纪念这次战役的胜利而准备刻石留名。这里的“燕然石”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纪念碑,代表着永恒的记忆和荣誉。通过这一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这次战役胜利的尊重和庆祝之情。
- 结尾句“谁道能铭独姓班”,则是在提问:谁能像班固那样能够为这次战役留下永久的记忆?班固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他的《汉书》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诗表达了对班固历史贡献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认可和自豪。
赏析
这首诗以壮志凌云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宏大的战争场景,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战场的紧张气氛和将领的雄才大略。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战争色彩,同时又不失诗意与情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胜利的期望和对英雄的赞美,还传达了一种超越战争本身的人文关怀和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