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入夜扫微云,皓魄来无一点尘。
楼阁通宵双玉户,水天随处两冰轮。
光摇樽酒清宜客,影落关河思煞人。
我向乾坤违乐事,孤蟾照泪滴衣巾。

【注释】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

西风入夜扫微云:秋风在深夜中扫过天空,使云朵消散。

皓魄:皎洁的明月,即中秋的月亮。

楼阁:指高楼大厦。

通宵双玉户:整夜,两扇窗户敞开。

水天:水天相接的地方。

冰轮:月亮。

樽酒:酒杯。

关河:指祖国。

乾坤:天地,泛指世界。

违乐事:违反了做音乐、唱歌的乐趣。

孤蟾:一轮孤月。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元代至正元年(1341)中秋佳节之夜,是诗人在京城所作。全诗紧扣“对月有感”这一题目,从月出到月落,从夜深写到天明,由远及近,由景及人,把一个思乡怀归的游子形象刻画得十分真实生动。

首联起句开门见山,点明时间是夜晚,并写出了月亮的明亮和洁净。“西风”二句写月亮出来时的景象。“皓魄”指月亮明亮如白昼。诗人用“无一点尘”形容月光的澄澈明净,突出了月光的清辉洒满大地,没有一丝灰尘。

颔联写月亮照耀下的楼台和江上的景色。“楼阁”两句,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景,月光下,楼阁通宵开放着门窗;江上水天一色,月亮映照其中,宛如两轮明亮的冰盘。

颈联写月光下饮酒赏月的情景。“光摇”两句,写月光下饮酒赏月的人被月光所晃,感到清爽宜人和惬意无比;“影落”两句,写月光照射在远方,引起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写诗人面对明月而感叹自己不能像古人一样吟咏赏月之乐,只能孤独地对着明月流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悲凉。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深远。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中秋夜景图,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