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储嘉祐发先机,盖世功名古亦稀。
一冠鸳行丹地立,两扶龙德九天飞。
偃藩汲黯时云卧,去国周公遂不归。
星坼中台薨讣入,君王泪湿辍朝衣。

【注释】

①司徒:官名。侍中:官名。赠:追赠。尚书令:官名。先机:早见机先兆。盖世功名:超越时代的功名。②一冠:指韩琦曾为太子太保、太尉,后任司空、太师、平章军国重事等职。鸳行:指韩琦与欧阳修同朝为官。丹地立:指韩琦在朝堂上站立时,面色红润如同丹砂一样。③两扶:指韩琦曾两次拜相。龙德:指帝王的功德。九天飞:指韩琦被加赠太师衔时,有人称他如天上飞龙。④偃藩:指韩琦曾担任过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副使兼知延安府,有镇边安邦的功勋。汲黯:西汉人,曾为大司农,为人刚直不阿,有“汲长孺”之称。云卧:指隐居。周公:周朝开国元勋,曾辅佐武王灭商建周。⑤星坼:指朝廷大臣因韩琦病逝而纷纷议论朝政。中台:指中书省。薨:(hòu)古时称皇帝或诸侯之死,也泛指人的死亡。辍朝衣:停止上朝,表示哀悼。

【译文】

嘉祐年间开始建立太子储君,超越时代的功名自古罕有。

头戴官帽在朝廷上站立时,面红如丹如同天公赐福一样;两次拜相扶持帝德,犹如神龙九天腾飞。

曾经镇守边境像汲黯那样隐居,离京去国就像周公那样没有归途。

朝廷上因他的去世而议论纷纷,君王泪湿停朝衣悲痛不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悼念已故宰相富弼而作。富弼(1004—1083),字坦夫,北宋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他在位期间,力主改革,推行新政,深得民心。宋英宗死后,年幼的赵曙继位,由高太后临朝听政,权臣当道,外忧内患接踵而至,形势十分危急。富弼以敢于直谏而闻名于世,多次上书指出朝廷弊端,要求改变旧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建议恢复三省制以分权。由于他敢于犯颜直谏和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而被朝廷所重用。他先后三次被任命为首相,主持国家政务。富弼为官清廉,生活朴素,从不贪求私利,常把俸禄全数用于赈救灾民,深得百姓爱戴。因此,他虽然屡次被罢免,但每次又都能重新得到起用。富弼去世时,宋仁宗特下诏说:“富弼虽已去世,但朕还思念他。”由此可见其受尊崇的程度。

本诗是诗人在得知富弼逝世的消息后所作,表现了对这位贤相的怀念和哀伤之情。全诗共四联八句,首联写富弼生前的政绩和影响;颔联写其死后朝廷对他的评价;颈联写他对朝廷政治的影响及个人品质;尾联写朝廷对他的追怀。

首联点明富弼的功绩和影响。富弼在嘉佑年间开始参与政事,到熙宁变法时,已是执政大臣。他曾先后四次出任相职,其中在熙宁二年至九年间任丞相长达六年。在这段时期内,他主持了王安石新法的制定和实施,对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一生忠于职守,勤勉办事,深受朝内外人士的尊敬。

第二联进一步写富弼的威风和影响。据《宋史·富弼传》记载,富弼曾两次出任宰相,第一次是在熙宁初年,第二次是在元丰末年。他在任相期间,主持了多次重要会议,提出许多有益国家的建议,受到皇帝的信任。他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威望,被尊称为“辅相”,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

颈联写富弼对朝政的影响及个人品质。在富弼任相期间,他曾多次上书指出朝廷弊端,要求改变旧弊,加强中央集权。他的这些意见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支持,使他在朝政中有很高的地位。同时,他还注重选拔和使用人才,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他的个人品质也非常高尚,从不贪腐,生活朴素。他经常将自己的俸禄全部用于赈济灾民,深受百姓的爱戴。

尾联写朝廷对他的追怀。富弼去世时,宋仁宗特下诏表示思念之情。《东都事略·富弼传》载:“弼薨于家,中外莫不悲惜。”这说明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很高。他的去世让朝廷失去了一位重要的人才,也让世人失去了一位伟大的人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