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六月汗如雨,出门褦襶纷尘土。
文书堆案曲肱卧,梦逐征鸿过前浦。
西山突兀不可忘,勇往政须求快睹。
朝暾未升起微风,中流咿哑挟鸣橹。
长林秀色已在望,有如出语见肝腑。
意行爱此松阴直,眼明还喜碑字古。
高低梵释著幽居,深隐仙家开閟宇。
忽看宫墙高十丈,学宫峨峨起邹鲁。
斯文政倚讲磨切,石室重新岂无补。
危梯径上不作难,横栏截出可下俯。
惟兹翼轸一都会,往事繁华杂歌舞。
变迁返覆宁重论,昔日楼台连宿莽。
迩来人物颇还旧,岂止十年此生聚。
泉流涓涓日循除,华表何时鹤来语。
炎气知不到山林,茗碗蒲团对香缕。
鼎来杖屦皆胜引,季也亦复同步武。
洛阳年少空白头,三闾大夫浪自苦。
一笑便觉真理存,高谈岂畏丞卿怒。
不图画僧圣得知,貌与儿童作夸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五言诗。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韵脚分别为“雨”、“土”、“鸿”、“浦”、“山”、“睹”、“橹”、“宇”。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闭门六月汗如雨,出门褦襶纷尘土。
- “闭门”指作者在家中;“六月汗如雨”形容他在家劳作时流了很多汗;“褦襶”是形容衣物破旧的样子。
- “出门”表示出门在外,“褦襶纷尘土”描述的是外出时的尘土飞扬,可能意味着他在旅途中辛苦奔波。
- 文书堆案曲肱卧,梦逐征鸿过前浦。
- “文书堆案”表明家中堆积着许多文件和书信;“曲肱卧”指的是弯曲着手臂睡觉,可能是在工作之余休息的状态。
- “梦逐征鸿过前浦”则是指梦境中追随飞过的大雁,越过前面的河流。
- 西山突兀不可忘,勇往政须求快睹。
- “西山”指的是作者所在的山,“突兀”形容它高耸入云。
- “不可忘”意味着这座山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勇往政须求快睹”表示为了实现目标必须迅速行动。
- 朝暾未升起微风,中流咿哑挟鸣橹。
- “朝暾”指的是初升的太阳,“未升起”说明太阳还未开始升起。
- “微风”可能是指清晨的微风,“中流咿哑挟鸣橹”形容水流的声音,可能是指船只在江流中行驶的声音。
- 长林秀色已在望,有如出语见肝腑。
- “长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秀色”形容景色美丽。
- “已在望”意味着这些景色已经出现在视线中,“出语见肝腑”比喻说出的话如同发自内心一般真挚。
- 意行爱此松阴直,眼明还喜碑字古。
- “意行”指内心的愿望,“松阴直”指的是笔直的松树荫凉。
- “碑字古”可能是指刻有古老文字的碑石,这里表达出对历史遗迹的欣赏。
- 高低梵释著幽居,深隐仙家开閟宇。
- “高低”指的是寺庙建筑的高低错落,“梵释”指佛教中的梵文和释迦牟尼佛。
- “幽居”形容居住的环境清静,“深隐仙家开閟宇”可能是指一座隐藏在深山中的寺庙。
- 忽看宫墙高十丈,学宫峨峨起邹鲁。
- “忽看”可能是指突然看到的情景,“宫墙高十丈”形容宫殿的高墙。
- “学宫”即古代的学校,“峨峨起邹鲁”形容学校的规模宏大,就像孔子故乡鲁国的样貌一样。
- 斯文政倚讲磨切,石室重新岂无补。
- “斯文”指的是儒家文化或学问,“政倚讲磨切”表示政治上重视儒家学说的研习和实践。
- “石室”可能是指古代学者居住的地方,“岂无补”表达即使没有实际效果也值得尝试。
- 危梯径上不作难,横栏截出可下俯。
- “危梯”指的是危险的梯级,“径上”表示直接走上去。
- “不作难”可能是指不费多大力气就能上去,“横栏截出可下俯”形容从横栏中跳下去可以俯瞰下方的景象。
- 惟兹翼轸一都会,往事繁华杂歌舞。
- “惟兹翼轸”指这个地方就是翼轸,可能是地名。
- “往事繁华杂歌舞”回忆过去这里的繁荣景象以及歌舞升平的日子。
- 变迁返覆宁重论,昔日楼台连宿莽。
- “变迁复反覆”表示事物变化无常,“宁重论”表示不再过多讨论。
- “昔日楼台连宿莽”回忆过去那些高楼与野草相连的情景。
- 迩来人物颇还旧,岂止十年此生聚。
- “迩来”意为近来,“人物颇还旧”表示近来看周围的人都回到了过去的水平。
- “岂止十年此生聚”表达不仅仅是十年间的变化,而是一生中的转变。
- 泉流涓涓日循除,华表何时鹤来语。
- “泉流涓涓”形容水声轻柔细长,“日循除”表示每天按规律流淌。
- “华表何时鹤来语”询问华表上的鹤何时能再次发出声音。
- 炎气知不到山林,茗碗蒲团对香缕。
- “炎气知不到山林”表示知道炎热无法进入山林之中。
- “茗碗蒲团对香缕”描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喝着茶、盘腿坐着,身边放着香炉和佛珠。
- 鼎来杖屦皆胜引,季也亦复同步武。
- “鼎来”可能是说拿着煮饭用的铁锅走来。
- “杖屦”指的是拄着手杖和鞋子,“均胜引”表示每个人都能引经据典地谈论。
- “季也亦复同步武”表达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也能跟上年轻人的步伐。
- 洛阳年少空白头,三闾大夫浪自苦。
- “洛阳年少”可能是指年轻的洛阳人,“空白头”表示没有成就,“三闾大夫”是屈原的官职。
- “浪自苦”表达了自己只是徒劳地追求功名。
- 一笑便觉真理存,高谈岂畏丞卿怒。
- “笑便觉真理存”表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了道理。
- “高谈岂畏丞卿怒”表达在激烈的辩论中也不畏惧别人的愤怒。
- 不图画僧圣得知,貌与儿童作夸诩。
- “不图画僧圣得知”表示不刻意描绘僧人的神圣形象。
- “貌与儿童作夸诩”形容外貌像小孩子一样天真可爱,却故作夸张地夸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