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忘言处,可到不可会。
还须心眼亲,未许一理盖。
辞章抑为馀,子已得其最。
当知邹鲁传,有在文字外。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全诗,从诗的标题、注释入手,然后逐联逐句分析其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还要关注诗歌中运用的典故或化用的语言,并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和分析。

“昔人忘言处,可到不可会”,意思是:古人留下的话语,是让人领悟而不必言传的,是让人能够领会却不会去说的一种境界。“忘言”是道家和佛家常用的一种表述,指言不尽意、意不尽情,是超越语言的表述方式。“可到”是能到达的意思,“不可会”是难以领会,“会”有理解、领会之意。诗人以这种超脱的语言,表现了杨廷芳高远、旷达的人格魅力和豁达胸怀。

“还须心眼亲,未许一理盖”,意思是:要想真正理解杨廷芳这个人,必须用心去亲近他,不能仅凭表面现象就作出判断;要真正理解杨廷芳这个人物,还必须深入了解,不能用片面的道理去解释。这里诗人强调了了解一个人需要全面深入地观察和思考。

“辞章抑为馀,子已得其最”,“辞章”指的是文章的言辞,“抑为馀”意为除了言辞之外还有其它方面。“子已得其最”,意为你已经很出色了,达到了最高的程度。诗人认为杨廷芳在文辞上已经做到了极致,但这只是他的一方面才华而已。

“当知邹鲁传,有在文字外”,意思是:要知道杨廷芳的学问和品德,不仅仅在于他的言辞和文采,更重要的是他在道德和学问方面的修养。“邹鲁”指的是孔子,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邹鲁”也指代儒家文化。诗人在这里指出,要真正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看到他的言辞和文采,更要看到他的道德品质和学问修养。

【答案】

(1)昔人忘言处

可到不可会。昔人忘言处,可到不可会。忘言,是道家与佛家的用语,指言不尽意、意不尽情,是超越了言

语的表述方式。这两句写过去的人留下了许多言语,但是只有那些真正懂得它的人才能领悟它。表达了作者对“忘言”

的理解和赞美。

(2)还须心眼亲,未许一理盖。还须,是必须的意思,表明了解一个事物需要用心去感受。

(3)辞章抑为馀,子已得其最。

(4)当知邹鲁传,有在文字外。”邹鲁”,指儒家文化,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诗人强调了了解一个人需要全面深

入地观察和思考,不要只看表面。

(5)辞章抑为馀,子已得其最。

(6)当知邹鲁传,有在文字外。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杨廷芳的赞扬,也是对杨廷芳人格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