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底柱险,袖手不敢迩。
孰知人心危,毫厘千万里。
有来事物繁,酬酢无披靡。
虽云应不难,要且辨真伪。
良知本易直,天机验所起。
涵濡自日新,日新乃无蔽。
圣学非空言,要领故在此。
吾子端发源,所进渺涯涘。
我虽念不敏,讵敢忘所止。
后会傥有时,深功同举似。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逐句释义”错误的一项,A项,应为“底柱”,指三门峡黄河中的砥柱山;B项,应为“毫厘千万里”,意谓人心不可测;D项,应为“要领故在此”。
【答案】
译文:
人们常说黄河中砥柱山险峻,我不敢靠近它。
谁了解人心难以测度,细微之处却有千万般变化。
世事纷繁复杂,交往应酬不能没有应对之策。
尽管困难不大,但辨别真伪必须小心谨慎。
良知本来容易分辨清楚,天机所显现的事物可以验证。
修养自己自然能天天新异,天天新异就无蔽塞了。
圣人的学说不是空洞的言辞,关键就在于把握它的要领。
你的学问是从根本发源的,你所取得的成就很广阔深远。
虽然我的才能有限,怎么敢忘记自己的止境。
我们日后见面的机会也许还有,希望你深功能和我一样。
赏析:
首二句说:“人言底柱险,袖手不敢进。”意思是说三门峡一带地势险要,人们都知道,但是因为太危险了,所以连想都不敢去。诗人以夸张的笔法写出了三门峡的危险,也暗示了张深道的谦虚谨慎。
三四句说:“孰知人心危,毫厘千万里。”意思是说谁知道人心是这么危险的,一点小变化就有千万种可能。这里用了一个比喻,把人的心比作千差万别的事物,形象地说明了人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五六句说:“有来事物繁,酬酢无披靡。”意思是说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多端,应酬周旋也会变得没有章法。这里又运用了一个比喻,把应酬周旋比作飘摇不定的风浪,形象地写出了应酬周旋的艰难困苦。
七八句说:“虽云应不难,要且辨真伪。”意思是说虽然看起来事情很容易办到,但是要辨别事情的真假,就必须仔细分辨,认真思考。这里再次强调了辨别真假的重要性。
九十句说:“良知本易直,天机验所起。”意思是说良知本来是容易分辨清楚的,天机所显现的事物可以验证。这里的“天机”指的是上天的启示和指示,是诗人对张深道的一种赞美和肯定。
十一二句说:“涵濡自日新,日新乃无蔽。”意思是说修养自己自然能天天更新进步,天天更新进步就没有了障碍。这里的“涵濡”指的是修养和熏陶的意思,是诗人对张深道的一种期望和祝福。
十四句说:“圣学非空言,要领故在此。”意思是说圣人的学说不是空洞的言辞,关键在于把握要领。这里的“要领”指的是重要的道理和方法,是诗人对张深道的一种教诲和指导。
十五六句说:“吾子端发源,所进渺涯涘。”意思是说你从基础开始发源,所取得的成绩非常遥远。这里的“端发源”指的是基础开始发展的意思,是诗人对张深道的一种赞赏和鼓励。
十七八句说:“我虽念不敏,讵敢忘所止。”意思是说虽然我的才能有限,怎么敢忘记自己的止境。这里的“所止”指的是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和境界。
最后两句说:“后会傥有时,深功同举似。”意思是说如果将来还能见面的话,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这里的“深功”指的是深厚的功力和功夫,是诗人对张深道的一种期望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