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齐山胜,抱病来登临。
苍然俯平湖,秀出几百寻。
穹石天与巧,修篁近成林。
高攀极巉岩,俯探穷窈深。
爱此坚贞姿,摩挲会予心。
忆行西湖岸,亦复多嵚崟。
颇恨人力胜,刻画时见侵。
谁知丑石面,乃亦变孔壬。
何如榛莽间,屹立长森森。
天然抱幽独,妙质逢赏音。
支筇到绝顶,孤亭指遥岑。
樊川有留咏,兀坐一长吟。
【注释】
- 游池州齐山:在安徽池州市,是著名的风景胜地。齐山:指齐云山。2. 旧闻:早有传说。3. 抱病:因病身体不适。4. 俯平湖:从山上俯瞰平静的湖泊。5. 秀出几百寻:指山峰秀丽,高耸入云。6. 穹石:指峰顶岩石。7. 天与巧:天然生成。8. 修篁(huán):长而直的竹林。近成林:指竹林已长得茂密。9. 巉岩(cànyán):险峻的山崖。10. 爱此坚贞姿:赞美它坚定刚毅的形态。11. 摩挲(mōsā):用手抚摸。12. 嵚崟(qin yín):形容山石突兀、险峻不平。13. 恨人力胜:怨恨人们随意破坏自然景观。14. 刻画:雕刻或刻画。15. 孔壬(rén):古地名,此处泛指险峻的山石。16. 榛莽间:丛杂草木之中。17. 屹立:挺立不倒。18. 森森:茂盛的样子。19. 支筇:拄着手杖。筇:一种竹制的手杖。20. 樊川: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别墅名。21. 兀坐:独自坐着。22. 长吟:长时间的吟咏。【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览齐云山时,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对被破坏的自然景物的惋惜之情。全诗描绘了齐云山的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破坏后的悲哀。
首联“旧闻齐山胜,抱病来登临”,诗人以“旧闻”二字开篇,既表明自己早已听说齐云山的美景,又暗示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只能抱病前来登山。这一联为下文描写齐云山景色埋下伏笔。
颔联“苍然俯平湖,秀出几百寻”,“苍然”二字描绘了齐云山的雄伟气势,“俯平湖”则表现了其地势的平坦开阔,“秀出几百寻”则突出了其高耸入云的山峰,这两句通过对齐云山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描述,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丽风貌。
颈联“穹石天与巧,修篁近成林”,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齐云山的自然景观。这里的“穹石”指的是山峰上的巨石,它们犹如上天赐予的艺术品,充满了神秘和巧夺天工之美;而“修篁”则是指那些长而直的竹子,它们密集地生长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美丽的竹林。这两句通过对巨石和竹子的描述,展现了齐云山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植被。
尾联“高攀极巉岩,俯探穷窈深”,诗人继续描绘了齐云山的险峻之处。这里的“高攀”和“俯探”都是形容登山者攀登和探索的动作,而“极巉岩”和“穷窈深”则分别描绘了山顶和山腹的险峻和深邃,这两句通过对齐云山险峻之处的描述,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
诗人以“爱此坚贞姿,摩挲会予心”结束了全诗。这里,“爱此坚贞姿”是对齐云山坚韧不屈、刚毅坚定的形态的赞美之情;而“摩挲会予心”则表达了诗人对齐云山的喜爱之情,仿佛能从中感受到它的精神气质。
这首诗通过对齐云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植被,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破坏后的悲哀,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保护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