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子林子,一别今几春。
宁知林壑中,忽见题墨新。
巉巉屹苍石,恍若对其人。
徘徊不忍去,我怀谁为陈。
自子来江东,相去亦已迩。
谓当复相逢,跂首日望子。
云何竟差池,又此隔千里。
凭高久伫立,飞鸿渺烟水。
【注释】:
1、齐山石壁间见林择之题字缅怀其人赋此:在齐山石壁上发现了林择之的题词,怀念他的人写下这首诗。
2、平生子林子,一别今几春:与林子是老朋友,今天已经分别很长时间了。
3、宁知林壑中,忽见题墨新:谁能想到林子就在林壑之中,忽然看见他的题词。
4、巉巉屹苍石,恍若对其人:高耸的岩石屹立在苍翠的山坡上,好像对林子表示敬意一样。
5、徘徊不忍去,我怀谁为陈:徘徊着不想离开,我的思念又向谁倾诉呢?。
6、自子来江东,相去亦已迩:自从你来到江东,我们相距也不远了。
7、谓当复相逢,跂首日望子:应当再次相遇,天天盼望着你的到来。
8、云何竟差池,又此隔千里:为什么竟然发生差错,又相隔千里呢?
9、凭高久伫立,飞鸿渺烟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友人林择之而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平生子林子,一别今几春”,交代了诗人与友人林择之的深厚情谊和长久的别离之苦。接着四句“宁知林壑中,忽见题墨新”,写诗人意外地在山林中发现了林择之的题词,表达了诗人的惊喜和激动的心情。接下来的四句“巉巉屹苍石,恍若对其人。徘徊不忍去,我怀谁为陈”,则描绘了诗人面对题词时的情景,以及他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结尾两句“自子来江东,相去亦已迩;谓当复相逢,跂首日望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再次与友人相见的期待和渴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