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仙灵宅,佳处固非一。
颇闻卧龙胜,幽深谅难匹。
悬瀑泻琮琤,石壁两崒嵂。
草木被光辉,波澜动回没。
今年朱使君,下马恍若失。
徘徊领妙趣,指点筑茅室。
为爱卧龙名,英姿慨超轶。
于焉俨绘事,长风起萧瑟。
仿佛梁父吟,尚想翁抱膝。
惨澹风云会,飘忽日月疾。
独存经世心,千载讵可汩。
褰裳欲从之,云涛渺寒日。

庐山有胜处曰卧龙南康朱使君始筑茅绘诸葛武侯像于其中以书属予赋诗寄题此篇

【注释】:

  1. 庐山:指位于中国安徽省的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2. 胜处:美好的地方。
  3. 曰卧龙南康:指的是庐山中的卧龙山。
  4. 朱使君:指朱德,当时任南康知县。
  5. 始:开始。
  6. 茅绘:用茅草绘制的壁画。
  7. 诸葛武侯:诸葛亮的字。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8. 书属予:将诗作交给我。
  9. 赋诗寄题此篇:因此写下一首诗来寄托我对这首诗的欣赏。
  10. 佳处固非一:美好的地方不止一个。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庐山时,为纪念朱德在南康县修建了一座以诸葛亮为主题的纪念馆,然后作者写了一首题为《庐山卧龙南康朱使君始筑茅绘诸葛武侯像于其中以书属予赋诗寄题此篇》的诗。
    庐山作为中国的著名风景区,自然有很多优美的景点。然而,对于作者来说,他更看重的是庐山中的卧龙山,因为那里是诸葛亮生活过的地方。所以,当他听说南康的朱使君要在这里建造一座关于诸葛亮的纪念馆时,他感到非常兴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庐山仙灵宅,佳处固非一。”表达了对庐山仙境般的美景的赞美之情。接着,“颇闻卧龙胜,幽深谅难匹。”进一步描绘了卧龙山上的景色之美,以及它的难以匹敌之处。
    接下来的句子“悬瀑泻琮琤,石壁两崒嵂。”则是对瀑布和山壁的具体描绘。其中,“悬瀑”形容瀑布如从天上垂下,“泻琮琤”则形容泉水流淌的声音清脆悦耳。而“石壁两崒嵂”,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壁上的岩石陡峭挺拔,给人一种雄伟的感觉。
    接下来的诗句“草木被光辉,波澜动回没。”则描绘了卧龙山上草木茂盛的景象,以及山间的波澜壮阔。这些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在这首诗中,作者还特别提到了卧龙山与诸葛亮之间的紧密联系。“今年朱使君,下马恍若失。”这句话表明了卧龙山的美丽景色让朱德先生感到如同身处梦境一般。而“徘徊领妙趣,指点筑茅室。”则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卧龙山上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两句“为爱卧龙名,英姿慨超轶。”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历史的兴趣和追求。而“千载讵可汩”则表示时间虽然可以改变许多事物,但历史的印记却是永恒不变的。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庐山卧龙山的描绘,以及对诸葛亮的赞颂,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历史知识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