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衅久羸瘠,兀若槁木枝。
别离故作恶,未别意已悽。
况此清商时,木落水潦归。
舣舟话心曲,未了舟欲移。
借问何匆匆,直恐违官期。
念此登临意,何止骚人悲。
子行不可留,子鬓殊未衰。
痛饮置人事,江上鲈鱼肥。
【注释】
- 抱衅:有嫌疑。
- 兀若槁木:形容人像枯干的树木一样,形容人孤独、清高。
- 木落水潦归:指树叶落下,随河流而走。
- 舣舟话心曲:停船下来谈论心里的话。
- 借问何匆匆:向人打听为什么走得这样快。
- 直恐违官期:恐怕要违反了公务的限期。
- 念此登临意:想着这次游览的心情。
- 何止骚人悲:哪里只是诗人自己悲伤。
- 子行不可留:你离去不能挽留。
- 子鬓殊未衰:你的鬓发并没有衰老。
- 痛饮置人事:痛饮忘却了世俗之事。
- 江上鲈鱼肥:江上捕得的鲈鱼正肥美。
【赏析】
这首诗是秦楚材和六一先生在秋日分别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两人离别时的情态与心境,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仕途的无奈。
首句“抱衅久羸瘠,兀若槁木枝”,描述了秦楚材因心中有疑而身心疲惫,如枯树枝般孤立。这里的“抱衅”指的是心中有事,“嬴瘠”形容身体消瘦。
次句“别离故作恶,未别意已悽”,表达了两人虽然表面上装作无所谓,但内心却已经充满了哀伤。
第三句“况此清商时,木落水潦归”,描绘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第四句“舣舟话心曲,未了舟欲移”,描述了他们停下船只,深入交谈彼此的心声,但话题还未完全结束,船就要离开的情景。
第五句“借问何匆匆,直恐违官期”,表达了两人之间的紧迫感和对未来的担忧,担心会因为公务而错过相聚的机会。
第六句“念此登临意,何止骚人悲”,强调了这次分离不仅是一次普通的离别,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最后一句“子行不可留,子鬓殊未衰”,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不舍的情感,尽管他的身体尚且健康,但他们的友情却是如此珍贵,无法用时间来衡量。同时,也表达了对对方的赞美和鼓励,认为对方的青春尚未老去,仍充满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际关系的表达,展现了秦楚材和六一先生的真挚情感,以及对友情和生活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