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舆破霜晓,驾言郡城南。
云山为好色,风日仍清酣。
古祠据山腹,深堂静潭潭。
我来何所祷,祸福久已谙。
顽冥亦天资,乞灵漫怀惭。
同来得我辈,胜处思穷探。
爽气排俗虑,浊醪侑清谈。
卧碑一拂拭,古镜开尘函。
斯人已仙去,寒泉独清甘。
扶藜山崷崒,放目窥浑涵。
前瞻群峰翔,九仙驻飞骖。
后俯归路迷,城郭埋烟岚。
平生丘壑姿,回首不我堪。
归来耿不寐,青灯对书龛。
【注释】篮舆:竹制的轿子。驾言:驾车前行,向前行进。郡县:古代官署所在地或行政区划名。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好色:贪恋女色。风日:阳光和风。清酣:清新而畅快。古祠:古庙,祠堂。据山腹:坐落在山中。深堂:深邃幽静的殿堂。潭潭:深水回旋的样子。我:指诗人自己。何所祷:祈求什么。祸福久已谙:祸和福已经知晓。顽冥:愚钝无知。亦天资:也是天赋之才。乞灵:求神祈祷。漫怀惭:心中没有惭愧感。胜处:美好的地方。穷探:穷尽探索。排俗虑:排除世俗的忧愁。浊醪:浊酒。侑清谈:佐以清爽的话题。卧碑:躺卧在石碑上休息。一拂拭:轻轻擦拭一下。古镜开尘函:打开古镜,清除尘埃。斯人:此人,指作者自己。仙去:成仙而去。寒泉:清凉的水。独清甘:独自清澈甘甜。扶藜:手拄拐杖。山崷崒(cù):山势高峻突兀。放目:放眼远望,极目远眺。窥浑涵:观察天地间的景象。前瞻群峰翔:前瞻着群山飞翔的景色。九仙:指仙人。驻飞骖(cān):停留着飞驰而过的车辆。后俯归路迷:向后望去,归途迷失了方向。城郭:城墙和房屋。埋烟岚:被云雾遮蔽。丘壑:山川原野,这里指自己的家。丘壑姿,有山泽之姿,指自然风光。回首不我堪:回头看看我,实在令人感到遗憾。耿不寐(mèi):因心事重重而难以入睡。青灯:青色的油灯。对书龛:对着书桌读书。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常山神祠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篮舆破霜晓,驾言郡城南”,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驾着篮舆来到常山神祠的情景。诗人以“篮舆”为载体,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颔联“云山为好色,风日仍清酣”,则转入对常山神祠内部环境的刻画。诗人将“云山”比作“好色”,既表现了山峦的壮丽多姿,也暗喻了常山神祠所在之地的富饶和美丽。同时,“风日仍清酣”又传达出诗人在享受自然之美、感悟生命真谛时的愉悦心境。
颈联“古祠据山腹,深堂静潭潭”,进一步描绘了常山神祠的内部环境。诗人用“古祠”、“深堂”等词语,烘托出神祠的古老、庄重与神秘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其内蕴的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
尾联“我来何所祷,祸福久已谙”,则转向对诗人自身的思考。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祸福、荣辱得失的超然态度——既然早已知晓,便无需再向他人祈求。这种豁达的心态,正是他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应对方式。
全篇以常山神祠为背景,通过对山峦、云雨、古祠、深堂等意象的精心描绘和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