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昭州水,湘漓共一源。
本无泥滓污,去有棹歌喧。
沃野藤溪道,浮琛玉海门。
有时新雨涨,多半是君恩。
诗句释义:
“我爱昭州水,湘漓共一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昭州(今湖南省永州市)水的喜爱和赞美。昭州位于湘江与漓江的交汇处,因此这里的水质清澈、纯净,与湘江与漓江一脉相连。
“本无泥滓污,去有棹歌喧。” 这句话描绘了昭潭的自然风貌和渔舟唱晚的情景。昭潭的水原本没有泥沙杂质,清澈见底,而渔民们驾着小船在水面上划行,船桨声伴随着歌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沃野藤溪道,浮琛玉海门。” 这句诗描述了昭潭周边的自然环境。昭潭周围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生长着茂盛的植物;水流潺潺,两岸布满藤蔓,形成了一条小溪。这里如同一个天然的宝石库,珍奇异宝随处可见。
“有时新雨涨,多半是君恩。”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统治者恩惠的感激之情。昭潭周围的土地经常被雨水滋润,使水位上涨,为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这些美景大多是因为君王的恩泽和治理而得以保持和维护。
译文:
我爱昭潭水,湘漓共一源。
本无泥滓污,去有棹歌喧。
沃野藤溪道,浮琛玉海门。
有时新雨涨,多半是君恩。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昭潭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诗人通过对昭潭水的赞美,展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昭潭周边土地和水域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君王恩赐的感激。整体上,这是一首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