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巅层阁倚云平,一凭阑干醉魄醒。
霁雨乱山生淡碧,带风寒竹有馀青。
孤猿傍石来深涧,幽鸟冲烟入画屏。
却让高僧占仙境,蓬莱不独在沧溟。
《高山堂》
危巅层阁倚云平,一凭阑干醉魄醒。霁雨乱山生淡碧,带风寒竹有馀青。孤猿傍石来深涧,幽鸟冲烟入画屏。却让高僧占仙境,蓬莱不独在沧溟。
注释:危巅:极高的地方。层阁:层层叠叠的楼阁。倚:依偎。一凭阑干:一次倚靠栏杆(指登高)。醉魄醒:喝醉了酒,醉意全消了。霁雨:雨雪止后的天气,即晴天雨后天晴。生:生长、出现。淡碧:浅青色。寒:冷。有馀:多余。孤猿:一只猿猴。傍:靠着。涧:山间流水。幽鸟:栖息在深山中的鸟。冲:直上,飞上。烟:云雾。画屏:屏风。高僧:僧人。仙境:指佛教所说的理想境界。蓬莱:传说中的海中仙山,也泛指南方海上。沧溟:大海,这里指东海。
赏析:
此诗写登山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前八句描绘出一幅高山堂的全景图,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时产生的遐想。全诗以登高望远为线索,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感受,抒发了对自然之美、人生境遇以及佛家“仙境”的独特见解。
首联“危巅层阁倚云平,一凭栏干醉魄醒。”写登山所见之景。巍峨的山峰之上,层层叠叠的楼阁与天边白云相接,令人心旷神怡。诗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陶醉于美景之中,忘却了世俗的烦恼与纷扰。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登高时的豪情壮志,又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颔联“霁雨乱山生淡碧,带风寒竹有馀青。”描写风雨过后的山景和风中摇曳的竹叶。雨后的天空呈现出淡淡的碧绿色,山峦在风雨的洗涤下显得更加清新秀丽;而风吹动的竹叶在风中舞动,呈现出一片青翠欲滴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的感悟。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在登高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境界。
颈联“孤猿傍石来深涧,幽鸟冲烟入画屏。”描绘了深山中的猿猴和鸟儿。一只孤独的猿猴在岩石旁徘徊,寻找栖息之地;而一群鸟儿在烟雾中穿梭飞翔,仿佛进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屏之中。这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山林间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登高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深深眷恋。
尾联“却让高僧占仙境,蓬莱不独在沧溟。”表达了诗人对佛家的“仙境”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真正的仙境并不在于遥远的地方,而是在于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尽管他身处人间,但仍然能够感受到如仙境般的美好。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佛家思想的认同和理解,又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山堂的全景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悟和思考。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在登高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境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