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天涯客路身,不知何处是通津。
华颠久已从公道,青眼遥思有故人。
壮节未随尘土变,穷愁专与岁时新。
邹枚正此游梁倦,引手毋令浪苦辛。
诗句原文:
十载天涯客路身,不知何处是通津。
华颠久已从公道,青眼遥思有故人。
壮节未随尘土变,穷愁专与岁时新。
邹枚正此游梁倦,引手毋令浪苦辛。
注释解析:
- “十载天涯客路身”:表达了诗人在异地漂泊十年的孤独与迷茫,”十载”强调了时间的长久,”天涯”则描绘了诗人四处漂泊、无依无靠的境地,”客路身”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形象。
- “不知何处是通津”:反映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困惑和无助,”通津”指的是通往家乡的桥梁或渡口,象征着希望和归宿,而诗人却不知道何方是归途。
- “华颠久已从公道”:这里可能是指历经沧桑、世事变迁,但诗人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公正,”华颠”指的是头发花白,”公道”表示正义或公平。
- “青眼遥思有故人”: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青眼”可能是指深情的眼神,”遥思”表示遥远地怀念,”故人”则指的是过去的知己或朋友。
- “壮节未随尘土变”:描述了诗人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决心,”壮节”意味着高洁的志节或坚强的意志,”未随尘土变”则表示诗人始终保持着崇高的精神品质,不被世俗所污染。
- “穷愁专与岁时新”: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穷愁”可能是指贫困和忧愁,”专与岁时新”则表示无论环境如何变化,诗人都能保持积极的心态。
- “邹枚正此游梁倦”:可能是在描述自己旅行的经历,”邹枚”可能是指邹国和枚乘,两者都是古代的文人墨客,而这里的”游梁倦”则表示诗人在旅行中感到疲惫或厌倦。
- “引手毋令浪苦辛”:鼓励他人不要过于沉迷于困难之中,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引手”可能是提醒或劝诫的意思,”毋令浪苦辛”则表示要警惕并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艰辛。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异乡漂泊十年的心境。诗人用”十载天涯客路身”开篇,直接点明了时间之长、路途之远,展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接着以”不知何处是通津”表达了对回家之路的迷茫和探索。而”华颠久已从公道”则透露出诗人即便年岁已高,仍保持着内心的公正和坚定。”青眼遥思有故人”和”壮节未随尘土变”则展示了诗人对过去的友情和信念的珍视与坚持。最后两句,”穷愁专与岁时新”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的坚韧态度,而”邹枚正此游梁倦,引手毋令浪苦辛”则是对他人的劝诫,希望他们不要被生活的艰难所困扰。这首诗整体上充满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