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一往兮不来,国为墟兮莫知。侬自守兮谁依,俟河清兮几时。
怅姑苏之崔嵬。
【注释】
吴歌:吴地的歌曲。季子: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的字,因封于延陵(今江苏省无锡市),又称延陵季子。姑苏:春秋时吴国的都城,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崔嵬:高峻挺拔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诗。诗人以吴地之歌为题,借歌唱吴季子的事迹,抒发了对故国的眷恋之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沦陷、人民离散的痛苦心情。首句“佳人一往兮不来”,是说美人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了。“来”字用反义词,突出美人离去后留下的空虚和寂寞;“不来”二字则写出了对美人的思念,也暗示出国家灭亡后的凄凉景象。次句“国为墟兮莫知”,意思是说国土已经残破不堪,而人们却不知道。这里用“莫知”两个字,既表现出国土沦亡后人们的无知,也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第三句“侬自守兮谁依”,意思是说只有我自己守护着这一片土地,但是谁来依靠我呢?这里既表明了自己孤苦伶仃的处境,又流露出对失去亲人朋友的悲痛。末句“俟河清兮几时”,意思是说等待河水变得清澈,这样的时刻何时才能到来呢?这句话既是对前几句的概括,也是对未来的憧憬。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使诗歌具有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含蓄,充满了深沉的情感,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