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落黄云塞草秋,陇头之水东西流,水声呜咽鸣啾啾。
马闻思旧枥,人闻思旧丘,年年征战无时休。无时休,谁能到此求封侯。
【注】陇头,指边地的关口。
译文:
在黄昏时分我独自来到边关,看到黄河之水东流,黄云笼罩着塞外原野,一片萧瑟荒凉的景象。
马儿听到往日的嘶鸣,人也听闻昔日战场的呼唤,年年征战,没有一刻停歇。谁又能在这里寻求封侯的美梦?
赏析:
此诗是一首边塞诗。全诗四句,首二句写景,末二句抒情,中间两句写马、人的思念之情。前两句是写诗人到达了边关后所看到的景象。黄河之水滔滔东去,黄云笼罩着荒原,一派凄凉萧瑟的景象。诗人通过“塞草秋”、“东西流”等词组的运用,将边塞的荒凉和寂寞写得淋漓尽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三四两句是直接抒情,抒发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思乡之情。“马闻思旧枥,人闻思旧丘”,诗人骑马经过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听到战马的嘶鸣声,不禁想起往日战场上的情景;而人路过战场遗址时,也不免想到当年浴血奋战过的战友们。这两句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最后一句“无时休,谁能到此求封侯”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这种情感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体现了诗人个人的志向和抱负。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色的描绘和对战争中人物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