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地山河远,边城草木长。
西戎空大夏,北虏送君王。
礼乐兼三统,车书混八荒。
征伐司卫霍,奉使遣苏张。
号令知无外,衣冠入夜郎。
蒐兵临瀚海,郡县裂姑臧。
邮传通族障,奚奴识宪章。
华夷同正朔,天子坐明堂。
西极奉龙马,何用贽白狼。

胡无人行二首

汉地山河远,边城草木长。

西戎空大夏,北虏送君王。

礼乐兼三统,车书混八荒。

征伐司卫霍,奉使遣苏张。

号令知无外,衣冠入夜郎。

蒐兵临瀚海,郡县裂姑臧。

邮传通族障,奚奴识宪章。

华夷同正朔,天子坐明堂。

西极奉龙马,何用贽白狼。

注释:

  • 胡无人行二首:这是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对边疆的关切和对朝廷使者的称赞。
  • 汉地山河远:汉朝的土地和山川非常遥远,这里的“汉地”指的是中原地区。
  • 边城草木长:边城的草木茂盛,象征着边疆地区的繁荣和宁静。
  • 西戎空大夏:西边的少数民族没有占据大夏国,这里指的是西北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威胁。
  • 北虏送君王:北方的少数民族送走了他们的君王,这里的“北虏”指的是北方的少数民族。
  • 礼乐兼三统:古代的礼乐制度融合了三代的文化,这里的“三统”指的是夏、商、周三个朝代。
  • 车书混八荒:车舆之书(即文书)遍布天下各地,这里的“八荒”指的是全国的四面八方。
  • 征伐司卫霍:战争和征服是汉朝的责任,这里提到了汉朝的卫霍将军,他们曾经在边疆地区取得过胜利。
  • 奉使遣苏张:派遣使者去南方传达皇帝的命令,这里的“苏张”指的是汉朝的使者。
  • 号令知无外:皇帝的号令遍及各地,这里强调了皇权的威仪和威严。
  • 衣冠入夜郎:穿着官服的人们可以进入夜郎国,这里的“夜郎”指的是西南地区的一个国家。
  • 蒐兵临瀚海:军队在瀚海(指沙漠)附近集结,准备出击。
  • 郡县裂姑臧:郡县分裂,意味着战乱导致的国家分裂。
  • 邮传通族障:邮传(指传递信息的驿站)能够到达各个家族的领地,这里暗示着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 奚奴识宪章:奚奴(古代的一种少数民族)能够识别国家的法令和规章,这表示国家的法制已经深入人心。
  • 华夷同正朔:中原汉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都遵循相同的节令,这里的“正朔”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
  • 天子坐明堂:天子坐在明堂(古代帝王接受诸侯朝拜的地方)上,这里强调了天子的权威和地位。
  • 西极奉龙马:将龙马献给西方极远的国家,这里的“西极”指的是西方极远的地方。
  • 何用贽白狼:为什么要向远方的国家赠送白狼,这里的“贽”是指进献贡品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边疆的景象和战争的场景,展现了汉朝的威武和统一。同时,通过对使者和少数民族的交流,也反映了汉朝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