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碧山暮,阴风生白蘋。
飞响散高梧,水石光粼粼。
海草未凋绿,胡马嘶咸秦。
萧飒两华鬓,十年吹战尘。

《秋思》

日落碧山暮,阴风生白蘋。

飞响散高梧,水石光粼粼。

海草未凋绿,胡马嘶咸秦。

萧飒两华鬓,十年吹战尘。

注释:

  • 日落碧山暮:太阳落山,天色渐暗,碧山在暮色中显得更加美丽。
  • 阴风生白蘋:阴沉的风从水面吹来,带动水面的浮萍。
  • 飞响散高梧:风吹过高高的梧桐树,发出清脆的声音,像是鸟儿的歌唱。
  • 水石光粼粼:清澈的水流和石头反射出光芒,形成一片闪亮的景象。
  • 海草未凋绿:海水中的海藻依然保持着绿色,生机勃勃。
  • 胡马嘶咸秦:远处传来了胡人的战马嘶鸣声,来自遥远的咸秦之地。
  • 萧飒两华鬓:岁月无情,诗人的两鬓已经斑白,显示出他经历了许多年的战斗。
  • 十年吹战尘: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岁月,曾经经历过十年的战争烟尘。
    赏析:
    《秋思》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第一句“日落碧山暮,阴风生白蘋”描绘了夕阳西下,山色渐暗的情景,同时引出了阴风拂动水面的浮萍,为下文铺垫。
    第二句“飞响散高梧,水石光粼粼”则进一步描绘了风过高梧时发出的声响,以及清澈的水流和石头反射出的闪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明亮的氛围。
    第三、四句“海草未凋绿,胡马嘶咸秦”则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的心境。海草依然生机勃勃,而远方传来的胡马嘶鸣声则让诗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远离家乡的痛苦。
    第五、六句“萧飒两华鬓,十年吹战尘”则是诗人对自己岁月变化的真实写照。两鬓斑白,象征着他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这些岁月里充斥着战争的硝烟。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也让人深思,无论是对自然的热爱还是对战争的思考,都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人生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