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持天子节,再经邯郸城。
断垣四颓缺,草树皆攲倾。
慨念全赵时,英雄疲战争。
殆及五季末,瓜分无定盟。
慨念蔺君高,璧亦安所盛。
翩翩魏公子,有德胜所称。
殆今已千年,废台漫峥嵘。
赵民尚自若,歌舞娱春荣。
金石丝簧奏,仿佛馀新声。
兴废乃尔尔,人事徒营营。
望城只叹息,尽付西山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其逐句的解释:

  1. 过邯郸
    译文:我经过邯郸城。
    注释:邯郸,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2. 恭持天子节,再经邯郸城。
    译文:恭敬地持有皇帝的节杖,再次经过这座城池。
    注释:天子节,古代帝王出行时所用的标志。

  3. 断垣四颓缺,草树皆欹倾。
    译文:残破的城墙四处崩塌,草木都被风吹得倾斜倒下。
    注释:断垣,残破的墙壁。欹倾,倾斜。

  4. 慨念全赵时,英雄疲战争。
    译文:怀念赵国全盛时期,那时的英雄都在战争中疲惫不堪。
    注释:全赵时,指的是赵国的鼎盛时期。

  5. 殆及五季末,瓜分无定盟。
    译文:大概是在五代末期,国家被分割没有固定的国策。
    注释:五季,指的是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6. 慨念蔺君高,璧亦安所盛。
    译文:怀念蔺相如,他的玉璧也无处存放了。
    注释:蔺君,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蔺相如。

  7. 翩翩魏公子,有德胜所称。
    译文:魏无忌公子,有德行胜过人们称誉。
    注释:魏无忌,即魏冉,战国时期魏国的名将。

  8. 殆今已千年,废台漫峥嵘。
    译文:到现在已经有千年了,废弃的城墙已经变得高大而险峻。
    注释:废台,指的是废弃的皇宫或建筑。

  9. 赵民尚自若,歌舞娱春荣。
    译文:赵国的百姓生活还像往常一样无忧无虑,他们用歌舞娱乐春天的欢乐。
    注释:赵民,指的是赵国的人民。

  10. 金石丝簧奏,仿佛馀新声。
    译文:乐器的声音如同余音绕梁,仿佛还在回响。
    注释:金石丝簧,指的是古代的音乐器具。

  11. 兴废乃尔尔,人事徒营营。
    译文:国家的兴衰如此这般,人们的事务却总是忙忙碌碌。
    注释:兴废,指的是国家的兴盛和衰落。

  12. 望城只叹息,尽付西山青。
    译文:望着这座城只是叹息,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化为西山的青翠。
    注释:望城,指的是遥望着这座城。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邯郸城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繁华与萧条,反映了社会的巨大变迁和个人的无奈。同时,通过对赵国历史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国家的兴衰和一个时代的更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