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邑来勾越,风烟复上游。
江潮自迎客,山月亦随舟。
海货通闾市,渔歌入县楼。
弦琴无外事,坐见浦帆收。

【注释】

余姚: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县。陈寺丞:陈叔谅,唐代诗人,曾任馀姚郡太守。勾越:古地名,在今浙江绍兴附近。风烟:指山水景物。江潮:指钱塘江的潮水。闾市:里巷的市场。渔歌:渔民唱歌的曲调。

【赏析】

诗是陈叔谅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任馀姚郡太守时所做。

首联“余姚陈寺丞试邑来勾越,风烟复上游”,点明自己的身份和来到此地的目的。“余姚”,即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县;“勾”是古代地名,这里泛指江南一带。“试邑”是说初到任上,还没有正式任命官职,所以称“试”。此句中,“试邑”与“勾越”相对,说明陈君是从南方来的,而“复上游”则表明他打算游览名山胜水。

颔联“江潮自迎客,山月亦随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游玩时的愉快心情。“江潮”指钱塘江的潮水,“迎客”指钱塘江的潮水似乎在迎接游客。“山月”指山间的明月,“亦随舟”说明月光也随着船儿移动。这两句诗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颈联“海货通闾市,渔歌入县楼”,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游玩时所见的热闹场景。“海货”指海洋中的鱼类等货物,“闾市”是指集市上的商店,“渔歌”则指渔民们唱的歌。这两句诗以动衬静,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乡村生活画面。

尾联“弦琴无外事,坐见浦帆收”,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弦琴”指的是弹琴,“无外事”表示没有外界的干扰。“坐见浦帆收”则是说诗人静静地坐着,看着船只驶向远方。这两句诗以静衬动,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陈叔谅游历馀姚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