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千古质,曾是念征夫。
一作山头石,畏看天际途。
犹如托萝蔓,不似采蘼芜。
时有江云近,仙衣挂六铢。

【注释】

亭亭:高耸的样子。质:山的形势。征夫:远征在外的人。

一作:一种写法。山头石:指望夫山上的石头。

托萝蔓:像萝蔓一样缠绕着树木,这里比喻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靡芜:一种植物,这里借指采蘼芜的女子。

仙衣:神仙的衣服,代指仙人的服饰。六铢: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这里泛指仙家之物。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之作,写在望夫山远眺的情景。望夫山位于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太湖滨,因古歌《上山采蘼芜》而著称。诗人登上望夫山,远望天际,只见江云渺渺,云雾中仿佛看见仙家服饰飘然而至,但那却是虚无缥缈的影子,无法追寻。全诗用典贴切,意境幽远,语言优美。

首句“亭亭千古质”描写了望夫山高耸入云端的形态。第二句“曾是念征夫”则点明了望夫山之所以得名的原因。因为这里的石头形态奇特,就像一位思妇眺望远方,盼望着远征在外的丈夫归来一样。第三、四句通过“畏看天际途”、“犹如托萝蔓”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行男子的思念之情。第五、六句则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这种思念之情比作是“仙衣挂六铢”,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最后一句“时有江云近”,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不禁为之陶醉。整首诗以望夫山为背景,通过对望夫山的描绘和对其历史的记载,表现了诗人对远行男子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