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在洞庭上,秋怀那得禁。
西风楚波恶,度雁海云阴。
洛客吟初苦,骚人思已深。
颠毛随日减,冉冉不胜簪。
【诗句解释】
- 方在洞庭上,秋怀那得禁。
- 西风楚波恶,度雁海云阴。
- 洛客吟初苦,骚人思已深。
- 颠毛随日减,冉冉不胜簪。
【译文】
- 我正在洞庭湖边,秋天的情怀怎么能够抑制呢?
- 西风刮过,洞庭湖水波恶浪翻滚,渡过洞庭湖时,海面上的云层阴沉沉地压下来。
- 洛阳的朋友刚刚来到,我初学作诗感到很苦,骚人(屈原)的思绪已经很深了。
- 我的双鬓已经斑白,每天看着日月更替,白发越来越多,却无法用簪子束住。
【注释】
方在洞庭上:指诗人当时身处洞庭湖畔。秋怀:指秋天的情怀。那得禁:怎么能不愁呢。禁,制止,克制。楚波:指洞庭湖波澜起伏的景象。西风:这里指秋风。度雁:渡过大雁南飞的洞庭湖。海云:指洞庭湖中云雾缭绕的样子。洛客:指诗人自己。洛城,即洛阳城,这里代指诗人的故乡。吟:吟诵,指写诗。洛客吟初苦:指诗人刚到洛阳时初学写诗觉得很苦。骚人:指作者自己。骚人思已深:指自己的思想感情已经深沉。颠毛:《诗经》中有“发颠”之语,此处指头发变白了,也暗指年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描写了诗人离别吴门(今江苏苏州市)时的心境,以及他在洛阳生活的感受。全诗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方在洞庭上,秋怀那得禁?”描绘了诗人站在洞庭湖畔的情景,感叹秋天的情怀怎么能不愁呢?洞庭湖是中国五大名湖之一,风景优美,诗人在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也感叹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这种感受深深地影响了诗人的心情,使他无法平静下来。
第二句“西风楚波恶,度雁海云阴。”描述了秋风刮过的洞庭湖畔,湖水波涛汹涌,天空中乌云密布。这里的“西风”和“楚波”都是自然景象,而“度雁”则暗示了诗人在渡口等待家人的到来。这一句描绘出了离别时的凄清和悲凉。
第三句“洛客吟初苦,骚人思已深。”提到了洛阳的朋友刚刚来到,自己初学作诗感到很苦,骚人(屈原)的思绪已经很深了。这里的“洛客”指的是洛阳的朋友,他们刚来到洛阳,诗人就感到他们和自己一样都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苦。而“骚人”则是诗人自比,他觉得自己的思想感情已经深沉,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轻松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了。
最后一句“颠毛随日减,冉冉不胜簪。”描述了自己头发变白,每天都看着日月更替,白发越来越多,却无法用簪子束住。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哀,也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