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东堂桂,常期接袂攀。
羽翰殊不及,蓬荜却空还。
江水几经岁,鉴中无壮颜。
音尘能见问,谁道隔云山。
注释:
郁郁东堂桂,常期接袂攀。
羽翰殊不及,蓬荜却空还。
江水几经岁,鉴中无壮颜。
音尘能见问,谁道隔云山。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陈秘校的诗寄到作者处,作者应和了这首《依韵和陈秘校见寄》。
第一句,“郁郁东堂桂”,“郁郁”是茂盛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桂花的香气浓郁;“东堂”指代书房,“桂”是桂花树,古人以之象征高洁;这句意思是说在书房里看到那茂密的桂花,不禁让人联想到自己的志向,希望有一天能够像这桂花一样,与朋友相约共度时光,共同欣赏其美。
第二句,“羽翰殊不及,蓬荜却空还。”这里的“羽翰”指的是书信,“蓬荜”是一种简陋的房屋,这里用来象征自己的住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收到了朋友的书信,但回信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住所已经变得空旷,无法再与朋友相见。
第三句,“江水几经岁,鉴中无壮颜。”这里的“江水”指的是时间的流逝,“鉴中”在这里可能是一个打油诗中的用语,表示镜子中的人,“壮颜”指的是年轻时候的容颜。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几年过去了,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而镜子中的人也已经不再年轻了。
“音尘能见问,谁道隔云山。”这里的“音尘”指的是消息,“见问”是询问的意思,“隔云山”是说相隔着重重的山峦。这几句的意思是说虽然不能亲自见面,但是通过书信也能了解到彼此的情况,谁说我们之间有高山阻隔呢?这一句是对前一句的回应,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