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环瘦铁缆,系在淮阴城。
水胫多长短,林枝有直横。
山夔一足走,妖鸟九头鸣。
韩信祠堂古,谁将胯下平。
《淮阴》是一首怀古诗,通过描绘淮阴城的历史场景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韩信的怀念之情。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 诗人简介:
- 明浙江山阴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
- 有盛名,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 其画工花草竹石,笔墨奔放淋漓,富于创造。知兵好奇计,客胡宗宪幕,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
- 诗句注释:
- 青环瘦铁缆:指淮阴城用瘦弱的铁链连接,形成一道防御工事。
- 水胫多长短:描述淮阴城的水道纵横交错,地势高低不平。
- 林枝有直横:描绘了淮阴城的树木分布不均,有的直有的横,增添了城市的多样性。
- 山夔一足走:传说中山夔只有一只脚行走,用来比喻韩信的智谋。
- 妖鸟九头鸣:形容淮阴城的妖气或混乱。
- 韩信祠堂古:指韩信的祠堂历史悠久,见证了历史变迁。
- 谁将胯下平:韩信在年轻时曾受到屈辱,被人要求屈服于胯下,最终成就霸业。
- 赏析:
- 诗中通过对淮阴城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城市的风貌。
- 诗人通过对淮阴城历史遗迹的描写和对韩信故事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对淮阴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的敬仰。
《淮阴》不仅描绘了淮阴城的历史场景,更通过对其历史遗迹和英雄事迹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的敬仰。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