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梦嵩峰下,同游失姓名。
山腰荒辇道,岩窦落泉声。
黑石文难辨,苍苔迹易成。
他时传洛咏,知是陆云兄。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详解】

“十月晦梦游嵩山明,日访宋中道见次道寄宿岳寺”:十月晦日梦见游览嵩山。第二天拜访宋中道,见到次道,借宿在岳寺。此联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诗人于十月晦日梦见游览嵩山,次日又去访问宋中道,并见到了他的好友次道。“嵩山”是首联中的宾词,表明梦游的所在之地;“明,日”“访宋中道”,则是梦中之宾语。“见次道”,说明与次道相遇。“寄宿岳寺”,即指住宿岳寺,表明此行之目的。

“忽梦嵩峰下,同游失姓名”:突然梦到嵩山上,我们一起去游玩,但是忘记自己的姓名了。此句为起兴,由梦境引起下文对嵩山的描绘。“忽梦嵩峰下”是梦中之宾语,表明梦游之所,“同游失姓名”则暗示了梦中之宾语,表明梦游之情景。

“山腰荒辇道,岩窦落泉声”:在嵩山半山腰荒凉的道路上,岩洞中有泉水落下的声音。此句是实写嵩山景色。“山腰荒辇道”,指明路荒凉;“岩窦落泉声”,写出山中景致幽美,有泉水落下的声音。

“黑石文难辨,苍苔迹易成”:黑色的石头难以辨识它的纹理,苍老的苔藓很容易留下踪迹。此句是实写嵩山自然景物。“黑石文难辨”,指出石头的纹理难以辨认;“苍苔迹易成”写出了苔藓容易留下踪迹。

“他时传洛咏,知是陆云兄”:以后人们会传诵洛地的名篇,知道这是陆云兄弟的作品。此句是虚笔,以梦为引子,点出嵩山之美景,也暗含着作者自己对于嵩山的向往之情。“他时传洛咏,知是陆云兄”,表达了作者希望后人能够赞颂嵩山之美,并知道这是陆云兄弟之作的愿望。

【答案】

译文:

十月晦日梦见游览嵩山。翌日拜访友人宋中道,见到他之后便寄宿在岳寺中。忽然梦中来到嵩山脚下,同游却忘了彼此的姓名。

山腰荒芜的路途中,有泉水从岩窦流下来。黑石难以分辨纹理,而苍苔的痕迹易于显现。以后世人将传颂洛地的名篇,知道这是陆云兄弟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