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洞庭好,都在岳阳楼。
明月一千里,寒光三万秋。
年华有时尽,风物不知休。
太守怜予句,应如沈隐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注重积累,掌握常见的古诗句,同时结合题目要求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分析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的语言特色。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从来洞庭好,都在岳阳楼。”意思是:自古以来洞庭湖就风景优美,而美之所在,就在岳阳楼。“从来”指从古以来,“岳阳楼”是古代著名的名胜古迹,这里指代洞庭湖。诗人把洞庭湖比作美人,用“洞庭好”形容其美丽动人、令人流连忘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热爱之情。

“明月一千里,寒光三万秋。”意思是:明月如练,照彻千里;秋夜清冷,寒气袭人。这里的“明月”和“寒光”都是比喻句,写出了洞庭湖的景色,也写出了诗人的所见所感;“三万秋”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秋天的景色之广袤,也表现了诗人的壮阔胸怀。

“年华有时尽,风物不知休。”意思是:时光荏苒,岁月不居。自然万物总是不停地运行变化,永不停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慨叹,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情怀。

“太守怜予句,应如沈隐侯。”意思是:我写的诗得到了太守的喜爱,这应该同沈约一样吧。这里的“怜予”即怜爱,“太守”指岳州的长官,他喜爱诗人写的诗,诗人自认为他的诗才和沈约相当。诗人以“沈隐侯”自许,表明了自己希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实现抱负的强烈愿望。

【答案】

寄岳州孙屯田

从来洞庭好,都在岳阳楼。

明月一千里,寒光三万秋。

年华有时尽,风物不知休。

太守怜予句,应如沈隐侯。

译文:

自古以来洞庭湖就风景优美,而美之所在,就在岳阳楼。明月如练,照彻千里;秋夜清冷,寒气袭人。时光荏苒,岁月不居。自然万物总是不停地运行变化,永不停息。我写的诗得到了太守的喜爱,这应该同沈约一样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