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燕已归尽,秋莺犹绕林。
久为梁国客,不起灞陵心。
徒步赴朋馆,远游无橐金。
江君丈人意,莫入楚乡深。

【注释】

社燕:指燕子。梁国:即梁孝王刘武,汉景帝的孙子,汉武帝的曾孙。梁王好士,招纳宾客。董传是梁孝王的门客。

久为梁国客:很久以来一直是梁王门下的客人。

灞陵:古地名,在长安东面。

徒步赴朋馆:步行去朋友的住处。

江君:指江充。他曾任郎中、给事黄门等职,后因谋害太子刘据而受武帝谴责。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梁孝王的门客董传即将离京,临行之际与主人话别的情景。全诗以“送”字贯串,从“送”字入手,先写饯行,次写别情,最后写嘱托,层层递进,一气呵成。

首联“社燕已归尽,秋莺犹绕林”,点出了时令和环境。燕归巢,说明春光将逝,秋意渐浓;莺绕林,又暗示人去楼空。两句对仗工整,用“社燕”、“秋莺”两个意象,把离别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郁。

颔联“久为梁国客,不起灞陵心”,直抒胸臆,抒发了对梁国的感情。“久为梁国客”写出了自己长期滞留于梁地,不能回去的遗憾之情;“不起灞陵心”则表达了自己不愿离开梁地的心情。这两句既写出了董传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又表现了他与梁王之间的亲密关系。

颈联“徒步赴朋馆,远游无橐金”,进一步描绘了董传告别梁王的情景。“徒步”表明自己没有车马之资,只能步行而去;“远游”则表现出自己要离开梁地的决心。这两句既表达了董传内心的无奈和悲凉,又展现了他对梁地深厚的情谊。

尾联“江君丈人意,莫入楚乡深”则是对江君(江充)的叮嘱和嘱托。“江君”指江充,一个权倾朝野、专横跋扈的宦官。他曾经谋害过太子刘据,因此被汉武帝谴责。董传在这里向江充表示了敬意,同时也提醒他不要在楚地(即今湖北一带)行事过于张扬,以免招致祸端。这两句话既体现了董传对江充的尊重和信任,又表达了他对国家社稷的忠诚和担当。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作者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通过对梁地和楚地的不同描写,突出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同时,诗歌还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面和人物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