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石虽断,文字未全讹。
年算赤乌近,书疑黄象多。
几时经霹雳,异代见干戈。
更与千秋看,松煤定费摩。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词内容;然后结合着注释、相关背景知识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即可。
“丫头石虽断”句,“石”,指石鼓。“虽断”即“虽然断裂了”。“丫头”是古代女子的称呼。“丫头石虽断”,意谓石鼓虽已折断,但文字未完全被毁。“文字未全讹”,即文字没有被完全毁坏,还保留有原文的文字。
“年算赤乌近”句,“赤乌”,指东吴建安年间(260—265)。“书疑黄象多”,“黄象”指《说文解字》。“疑”为推测之意。《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撰写的一部系统解释文字的著作。“书疑黄象多”,意谓《说文解字》的文字被怀疑与石鼓上的文字相似。“书疑黄象多”一句,既是说《说文解字》的文字与石鼓上的文字相似,又是借《说文解字》来指代石鼓。
“几时经霹雳,异代见干戈”两句,意为石鼓经历了千年风雨,经受了战乱的洗礼,而《说文解字》则历经了千载沧桑,仍被传诵。“几时经霹雳”,意谓何时经历雷击,意谓石鼓经历了雷击。“异代见干戈”,意谓何时经历战争,意谓石鼓经历了战争。两句写石鼓历经磨难,而《说文解字》却历久弥新。
“更与千秋看,松煤定费摩”两句,意思是说石鼓和《说文解字》将与千年后的我们共同欣赏。“千秋”“更与”都是指千年后。“松煤”指石鼓上的墨迹,“定费摩”意为一定需要磨擦才能看清其形貌。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石鼓和《说文解字》的珍视之情。
【答案】
石鼓虽断,文字未全讹。
年算赤乌近,书疑黄象多。
几时经霹雳,异代见干戈?
松煤定费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