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吠知船解,村墟尚闭门。
霜泥黏缆尾,冰水阁潮痕。
撇撇鸊鹈去,纤纤舴艋昏。
梅湖到不远,寄信向田园。

【诗句解析】

早发大信口:清晨出发,到达大信口。早发,即清晨出发,说明诗人是在黎明时分出发的。大信口,地名,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也可能是泛指一个地名,如“大信”可能是一个村庄或者城镇的名称。

犬吠知船解:狗叫声可以让人知道船已经解开缆绳,即将启航。解缆,解开缆绳,让船只离开岸边,准备航行。

村墟尚闭门:村落和市场仍然紧闭着大门。墟,是古代乡村集市的意思。闭门,关闭大门,可能意味着人们还在休息或准备过节,不愿意外出。

霜泥黏缆尾,冰水阁潮痕:船上的缆绳被霜冻的泥土粘住,水面上还有冰水的波纹。霜泥,指霜冻的泥土,可能是由于寒冷天气导致地面结霜而形成的。冰水,指冰冷的水。阁,在这里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潮痕”,形容海水因寒冷而形成一层薄冰,就像在水面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迹。

撇撇鸊鹈去,纤纤舴艋昏:随着小船的划动,鸊鹈鸟也离开了,小船显得有些昏暗。撇撇,形容小船划动的声音。鸊鹈,鸟名,这里可能是指一种候鸟,或者是对某种鸟类的称呼。纤纤,形容词,用来形容小船的动作轻盈,纤细。舴艋,小船的一种名称,可能是一种小木船或竹筏。昏,形容词,用来形容船在水中行驶时的状态。

梅湖到不远,寄信向田园:虽然梅湖离得很近,但还是决定写信告诉田园中的亲人。梅湖,可能是指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或湖泊。寄信,指将信件寄送出去。田园,指乡村或农田。这里的“田园”可能指的是作者所在的乡村或家乡,或者是他心中的故乡。

【译文】

清晨出发,到达大信口,村子还紧闭着门。

狗叫声传来,知道船已经解开缆绳,准备航行。

船上的缆绳被霜冻的泥土粘住,海面上还有冰水的波纹。

随着小船的划动,鸊鹈鸟也离开了,小船显得有些昏暗。

虽然梅湖离得很近,但还是决定写信告诉田园中的亲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早晨行船景象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水乡晨景图。

首句“早发大信口”,交代了诗人出发的时间和地点。大信口,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只是泛指一个地名。这里的“大信”可能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词汇,代表着希望、期待或是某种美好的愿望。

第二句“犬吠知船解”,进一步描绘了船即将启程的情景。这里的“犬吠”不仅是对动物行为的描写,更是一种人化的表达,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知船解”也暗示了诗人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和机遇。

第三句“村墟尚闭门”,则描绘了村民们还未起床的场景。他们可能正在享受着清晨的宁静和舒适,不愿过早地打扰这份宁静。这里的“尚闭门”既表达了村民们的悠闲自在,也暗示了他们对新一天的期待和憧憬。

第四句“霜泥黏缆尾,冰水阁潮痕”,则是对船行过程中的具体描绘。霜泥黏住了船缆的尾部,使得船只无法继续前行;而冰水则在海面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迹,仿佛给水面穿上了一件透明的外衣。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动感。

第五句“撇撇鸊鹈去”,再次以动作描绘了鸟儿离开的情景。这里的“撇撇”似乎是对声音的拟声词,形象地表达了鸟儿飞翔时的欢快和自由。鸊鹈,一种候鸟的名字,它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去,或许是出于对远方的向往或是对家园的思念。

第六句“纤纤舴艋昏”,则是对船行状态的描绘。船儿轻轻地摇晃着,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里的“纤纤”形容了船儿的纤细和轻巧,而“昏”则传达出一种朦胧的美和时间的流转。

第七句“梅湖到不远”,则是对目的地的简短介绍。这里的“梅湖”可能只是一个引子,诗人的真正目的是要向田园中的亲人寄送一封信。这种写法既增加了诗歌的悬念和期待感,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完整和丰满。

最后两句“寄信向田园”,则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尽管离家很远,但诗人还是选择了写信的方式,向田园中的亲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田园”既是诗人的家乡,也是他的心灵的寄托。而“寄信”则是一种传统的交流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珍视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动作的捕捉,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水乡晨景图。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也有情感共鸣。同时,诗人还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