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为巢拙,长年与鹊争。
欲知云脚雨,先向屋头鸣。
颈上玉花碎,臆前檀粉轻。
何时将刻杖,扶助老夫行。
鸠
一世为巢拙,长年与鹊争。
欲知云脚雨,先向屋头鸣。
颈上玉花碎,臆前檀粉轻。
何时将刻杖,扶助老夫行。
注释:
- 一世为巢拙 - 形容自己一生笨拙地筑巢。
- 长年与鹊争 - 比喻自己的努力和时间都被鹊的叫声所占据。
- 欲知云脚雨 - 想要知道天空中云和雨的关系。
- 先向屋头鸣 - 首先在屋顶上叫唤。
- 颈上玉花碎 - 形容自己的叫声像破碎的美玉一样。
- 臆前檀粉轻 - 形容自己的叫声像轻飘飘的檀香粉末。
- 何时将刻杖 - 何时能够拄着拐杖。
- 扶助老夫行 - 表示希望能够得到帮助继续前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述鸠的习性和特点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寓意。从第一句开始,诗人以“一世为巢拙”来形容自己一生都在为筑巢而努力,但却显得有些笨拙。第二句则通过“长年与鹊争”,比喻自己的生活被琐事和杂音所占据,无法静下心来思考更重要的事情。接着,“欲知云脚雨”一句,诗人表达了想要了解自然规律的愿望。然而,第三句“先向屋头鸣”却揭示了一个现实问题:自己的声音总是比鸟儿的叫声更早,似乎总是打扰到了别人。最后两句“颈上玉花碎”和“臆前檀粉轻”则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叫声如同美玉般破碎,以及如同檀香粉末一般轻盈飘散。结尾的“何时将刻杖”意味着希望有人能够帮助自己,而“扶助老夫行”则表达了希望得到他人帮助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生活中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外界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