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别辽海,俯啄杂庭鹍。
去作仙人驾,来乘卫国轩。
云中晴引唳,松上旧能言。
但说长千岁,予非学羡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以下是对每句诗句的释义和译文:

  1. 何时别辽海,
  • 注释:何时,即何时,表示不确定的时间。辽海,指的是辽河(今中国辽宁省境内的河流)之海,古代用来代指北方边地或中原地区。
  • 译文:什么时候才能离别这辽河之滨?
  1. 俯啄杂庭鹍,
  • 注释:俯啄,意为低头觅食,形容鸟类在地面上觅食的情景。杂庭鹍,指的是庭院中的各种鸟类。
  • 译文:低头啄食着庭院里的各种鸟儿。
  1. 去作仙人驾,
  • 注释:仙人,这里指的是神话中的神仙。驾,意为驾驭、乘坐。
  • 译文:飞往仙界去驾驶仙车。
  1. 来乘卫国轩,
  • 注释:卫国,这里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县一带。轩,是指古代车子上用以遮阳的篷子,这里比喻为一种高远的境界。
  • 译文:归来时乘坐着卫国的高远境界。
  1. 云中晴引唳,
  • 注释:云中,意指云朵之上。唳,是指鹤鸣声。
  • 译文:云雾之中传来鹤的清唳之声。
  1. 松上旧能言,
  • 注释:松上,意指松树之上。能言,意为能够说话、发声。
  • 译文:松树上的鹤能发出悦耳的声音。
  1. 但说长千岁,
  • 注释:但,表示只是、仅仅。说,意为诉说。长千岁,指长久生存、长寿。
  • 译文:它只说它能长寿千岁。
  1. 予非学羡门,
  • 注释:予,我。学,学习。羡门,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以智慧著称。
  • 译文:我不是羡慕那上古帝王的智慧。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鹤的飞翔、鸣叫等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如“俯啄杂庭鹍”、“来乘卫国轩”等,生动地描绘了鹤的形象特征和飞行场景。同时,通过对鹤鸣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远境界的追求。最后一句“予非学羡门”,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看淡的态度。整首诗意境优美,形象生动,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