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服黄金带,银鞍翠锦鞯。
犯寒辞汉省,持礼入胡天。
左衽通华语,名王接右贤。
旧山回可记,碣石与燕然。

【注释】

紫服:紫色官服。

黄金带:用金丝制成的腰带。

银鞍翠锦鞯(jiān):镶着银边的马鞍和绣有翠鸟图案的马垫。

犯寒辞汉省:冒着严寒离开汉朝的朝廷。

持礼:指持国宾之礼。

名王:指匈奴的单于。

通华语:指通晓汉语。

右贤:指贤能的人。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南渤海中。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赏析】

《送王省副宝臣北使》是一首咏怀古诗。诗的前四句为第一段,写诗人送别友人北上时的情景;后四句为第二段,写友人到达北方以后的情况。全诗语言质朴平易,但感情却十分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联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及服饰。“紫服”即深红色的官服,这是古代汉族官员所穿。“黄金带”,是用金丝制成的腰带。“银鞍翠锦鞯”,是镶嵌银饰的马鞍和绣着绿色鸟儿花纹的马垫。这两句写出了王省副宝臣的装束,也交代了他要去的地方,即匈奴单于的领地。

颔联写王省副宝臣不畏严寒,从汉朝出发,前往匈奴单于的领地。“犯寒辞汉省”,“汉省”是指汉朝的朝廷,“犯寒”是指冒着严寒,表明他不顾严寒,毅然离开汉朝的朝廷。

颈联描绘王省副宝臣到了匈奴单于的领地之后的情形。“左衽通华语”,意思是说王省副宝臣虽然身着异族服装,但能够通晓汉语,与匈奴单于交往无阻。“名王接右贤”,意思是说王省副宝臣受到匈奴单于的重视,成为匈奴单于所敬重的贤人。这一联写王省副宝臣到匈奴单于的领地后受到重视,说明他不负众望,终于取得了成功。

尾联由上文转入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旧山回可记”的意思是说王省副宝臣回到故乡的时候,可以回忆起这里的一切,并为之留下美好的印象。“碣石与燕然”则是写友人在匈奴单于统治下的所见所闻。“碣石”是古代燕国的地名,“燕然”是塞外的一个地名,都是匈奴的领地。这两处地方都是王省副宝臣到匈奴单于的领地后所经过的地方,因此也是他所熟悉的地方。这两句是写王省副宝臣到达匈奴单于的领地后的所见所闻,也是对王省副宝臣的一种祝愿。

这首诗通过叙述友人远行去匈奴单于的领地,以及到达那里后所发生的变化,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他取得成就的祝贺,充满了真挚的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