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西楼露气寒,大明将谒望清班。
烛房犹照衣冠上,漏舍欲为鱼鸟间。
入仗采旗开日月,在庭公衮俨云山。
我惭一似朝宗水,亦得随流到海还。
这首诗是作者在紫宸殿等待天亮时,看到的景象和心境。
首句“月落西楼露气寒”,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亮落下,西楼的霜气寒冷。这一句通过天气和环境,营造出了一种肃穆、安静的氛围。
第二句“大明将谒望清班”,描述了作者期待黎明的到来。大明,即太阳,即将升起;谒,是拜见之意;清班,指朝廷官员。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期待。
第三句“烛房犹照衣冠上”,描绘了宫廷中的灯火通明的景象。烛房,指皇宫内的房间;衣冠上,指的是皇帝的官服。这句诗表现了皇宫的繁华和庄重。
第四句“漏舍欲为鱼鸟间”,描绘了宫廷中的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漏舍,古代的一种计时器;鱼鸟间,指皇家园林中的池塘或湖泊。这句诗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第五句“入仗采旗开日月”,描述了宫廷中盛大的仪式。入仗,指进入宫廷;采旗,指装饰华丽的旗帜;开日月,指打开大门迎接太阳。这句诗表达了宫廷的庄严和神圣。
第六句“在庭公衮俨云山”,描绘了宫廷中官员们严肃而庄重的形象。在庭,指在宫廷中;公衮,指古代官员的官服;俨云山,形容官员们的神态庄重如山峰。这句诗展现了宫廷中的威严和秩序。
最后一句“我惭一似朝宗水,亦得随流到海还”,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朝宗水,指的是向朝廷贡献水的河流,比喻为臣者对国家的忠诚;亦得随流到海还,意指即使像朝宗水那样微不足道,也能为国家做出贡献。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和国家深沉的爱。
整首诗通过对皇宫景象和宫廷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朝廷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爱国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