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后威灵远,层峦栋宇兴。
衣冠汉原庙,歌舞魏西陵。
日月融光盛,山河王气增。
丛楹琢文石,连网络朱绳。
碧瓦寒铺玉,重栏莹镂冰。
粹仪神雾拥,法衮绣龙升。
星斗罗容卫,轩墀侍股肱。
宸踪耀璇榜,瑞羽集觚棱。
閟殿深珠箔,雕垣界绮縢。
笙从缑岭咽,云傍帝乡凝。
龟组恭来诣,貂珰肃奉承。
欲知归厚意,孝德自烝烝。
【注释】
三后威灵远:指唐玄宗、肃宗和代宗的英明神武。
层峦栋宇兴:指宫殿的楼台殿阁,层层叠叠,巍峨壮丽。
衣冠汉原庙:指汉代皇帝祭祖的原庙。
歌舞魏西陵:指魏朝皇帝祭祖的西陵。
日月融光盛:指太阳和月亮的光芒更加明亮灿烂。
山河王气增:指国家的江山和帝王之气更加昌盛。
丛楹琢文石:指雕花精美的柱子上刻着花纹。
连网络朱绳:指用红色的绳索将柱子相连,形成网状。
碧瓦寒铺玉:形容屋瓦的颜色像玉一样碧绿,给人以冷的感觉。
重栏莹镂冰:指栏杆上的镂空图案像冰一样晶莹剔透。
粹仪神雾拥:形容皇帝的仪容庄严,如同神灵一般笼罩着人们。
法衮绣龙升:指皇帝穿着华丽的礼服,头戴绣有龙形的帽子,显得威严庄重。
星斗罗容卫:指天上的星星和北斗星排列成保护的样子。
轩墀侍股肱:指大臣们在朝廷中的地位如同股肱一样重要。
宸踪耀璇榜:指皇帝的踪迹如同光辉照耀的璇宫。
瑞羽集觚棱:指吉祥的云纹聚集在宫廷的房梁上。
閟殿深珠箔:指宫殿内部的大厅里挂着珍珠做成的帘子。
雕垣界绮滕:指宫殿墙壁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笙从缑岭咽:指笙声悠扬,如从远处传来。
云傍帝乡凝:形容笙声如同云彩一般飘渺而美丽。
龟组恭来诣:指官员们恭敬地前来朝拜。
貂珰肃奉承:指官员们穿着貂皮制成的帽子,严肃地接受皇帝的恩赐。
欲知归厚意,孝德自烝烝:意思是想要了解皇帝对臣民厚道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孝道品德高尚。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唐代帝王功德的诗。诗中通过描绘唐王朝的繁荣昌盛和皇帝们的圣明仁德,表达了人们对唐王朝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宏大,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首联“三后威灵远,层峦栋宇兴”,直接点出唐王朝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诗人通过对“三后”(唐玄宗、肃宗和代宗)的赞颂,强调了唐王朝的权威和力量。同时,“层峦栋宇”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唐王朝的宏伟建筑群落。这里的“兴”字,既表示兴盛,也暗示了历史的延续和传承。
颔联“衣冠汉原庙,歌舞魏西陵”,继续歌颂唐朝的盛世景象。诗人以汉代皇帝祭祖的原庙和魏朝皇帝祭祖的西陵为比喻,展现了唐朝皇家祭祀的盛大场面和威严庄重的氛围。这里的“衣冠”指的是皇帝的服饰和仪容,“歌舞”则是指宫廷中的娱乐活动,二者共同构成了唐朝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颈联“日月融光盛,山河王气增”,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唐朝国泰民安的景象。诗人运用“日月融光盛”和“山河王气增”等意象,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帝王气运旺盛的美好祝愿。这里的“融光盛”和“王气增”都带有强烈的象征意味,象征着唐朝的国运如同日月般光明照人和江山社稷的稳固强大。
尾联“碧瓦寒铺玉,重栏莹镂冰”,则具体描绘了唐朝皇宫的建筑特色和装饰之美。诗人以“碧瓦”和“重栏”为描写对象,通过“寒铺玉”和“莹镂冰”等词语,传达了皇宫建筑的精致典雅和华丽富贵。这里的“玉”和“冰”都是美好的象征,寓意着唐朝皇室的尊贵地位和崇高品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唐朝皇家的辉煌成就和盛世气象。诗人以赞美的语气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唐王朝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唐朝历史的回顾,也是对那个时代文化的赞美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