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幕向豳郊,晨装辞郏鄏。
长亭欲少留,飞鹄初成曲。
鲁酒上离颜,行尘生骥足。
悠悠关戍遥,黤黤烟云属。
塞邑多苦寒,国风遗旧俗。
寄音文宴馀,莫待霜条绿。
注释:
- 张太素之邠幕:张太素在邠州任职。
- 应幕向豳郊:前往豳州郊区上任。
- 晨装辞郏鄏:早晨离开家乡,告别郏县和鄏县。
- 长亭欲少留:在长亭停留时想要多待一会儿。
- 飞鹄初成曲:像天鹅一样飞翔的鸟儿开始成群结队。
- 鲁酒上离颜:用鲁地的美酒来安慰离别时的容颜。
- 行尘生骥足:马行走扬起的尘土沾染了骏马的脚掌。
- 悠悠关戍遥:漫长的边塞守卫站得很远很遥远。
- 黤黤烟云属:浓重烟雾笼罩着边境。
- 塞邑多苦寒:边塞之地天气寒冷。
- 国风遗旧俗:保留着古代国家的风俗习惯。
- 寄音文宴馀:寄托思念之情给文宴的余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绘了赴任途中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首联“张太素之邠幕”,交代了诗人赴任的目的地——邠州。颔联“应幕向豳郊,晨装辞郏鄏。”则描绘了诗人赴任的情景。他早晨离开家乡,告别郏县和鄏县。颈联“长亭欲少留,飞鹄初成曲”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到达长亭时的情景。他想要多留在长亭,欣赏飞鸟成群结队的景象。
尾联“关戍遥,黤黤烟云属”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到达边塞后所见的情景。他看到了漫长边塞的守卫站得远远的,被浓重烟雾笼罩着的边境景象。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边塞的担忧。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同时,也体现了张九龄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