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度龙沙远,南来狗犬无。
玉阶三尺峻,粉壁万重糊。
兽馁行迷穴,禽寒立并枯。
长川平界限,大屋竦棱觚。
稍见蓬莱阙,初张云雾图。
受降鍪甲积,罢猎羽毛铺。
被褐思怀宝,游都学卖珠。
车皆陈鋈辔,人尽得琼腴。
缟已赠吴札,席将开汉酺。
凤池批诏手,特地逞工夫。

【注释】

次韵三和景仁对雪:这是作者为景仁写的第三首诗。次韵,指诗人依前人原韵而作的诗。景仁,即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后因力主改革而遭排挤,于庆历五年(1045)出知邓州。宋英宗时拜相,封楚国公。神宗即位,进封晋国公,卒谥文正。

北度龙沙远:指从京城南下到河北的龙沙。

南来狗犬无:指京城南来的士人没有。

玉阶三尺峻:玉阶,台阶;峻,高耸。

粉壁万重糊:粉壁,涂有白粉的墙壁。

兽馁行迷穴:野兽饥饿,在洞穴里徘徊。

禽寒立并枯:鸟禽寒冷,栖息在树木上。

长川平界限:大江两岸,水流平直。

大屋竦棱觚:高大的屋宇,耸立着棱角分明的屋脊。

稍见蓬莱阙:稍稍可以看到蓬莱宫阙。蓬莱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在渤海中。

初张云雾图:开始展开云雾缭绕的景象。

受降鍪甲积:接受投降的士兵,盔甲堆积如山。

罢猎羽毛铺:打猎后收集的羽毛堆积如床。

被褐思怀宝:身着粗布衣服,思念着珍宝。

游都学卖珠:游历都市,学习买卖珍珠。

车皆陈鋈辔:车辆都装饰着铜制的马络头。

【译文】

向北越过遥远的龙沙,南方来的人没有。

玉阶高达三米,墙壁厚达万尺,粉刷得洁白如新。

野兽在深洞里挨饿,小鸟在枯树上哆嗦。

大江水势平缓,可以航行船只。高大的房屋高耸入云。

稍微能看见蓬莱宫阙的轮廓。刚开始展开云雾缭绕景象。

收容了投降的士兵,盔甲堆积成山。停止打猎收集羽毛。

身穿粗布衣服,怀念着珍宝。游历京都,学习买卖珍珠。

车马都装饰着铜制的马络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范仲淹所写的第三首诗。此诗为七律八句,押平声韵,其内容与范仲淹《御街口》诗相同。此篇写景抒情结合,借景抒怀。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激荡。

第一句:“北度龙沙远”,点明题意,起句即写出“北度”之“龙沙”,暗示作者的贬谪之地是荒凉偏僻的地方。一个“远”字,又表明作者对朝廷的眷恋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南来狗犬无”,写自己来到贬地,远离故土,连家中的仆人都认不出来的情景。“狗犬”,泛指家畜。“无”,表示作者的孤独和凄苦。

第三句:“玉阶三尺峻”,描绘了贬谪地的建筑状况。“玉级”,台阶的美称。“三尺”,形容其高度。“峻”字既形容台阶高而且陡,也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沉重。

第四句:“粉壁万重糊”,“粉壁”指白色的墙壁。“万重”是极言多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贬地的房屋粉墙密布,颜色鲜艳,令人眼花缭乱。然而,这些美丽的墙壁并不能给身处其中的作者带来任何快乐,反而让他觉得更加孤独和无助。“万重糊”,既形象地描绘了墙壁的颜色和厚度,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悲伤。

第五句:“兽馁行迷穴”,“兽馁”是指野兽饥饿,无法觅食。“行迷穴”,则是说野兽在深林中徘徊,无法找到出路。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贬谪之地,作者不仅失去了亲人和朋友的支持,甚至连动物都感到无助和迷茫。他的生活状态如同野兽一般,只能在困境中挣扎求生。

第六句:“禽寒立并枯”,“禽寒”是指鸟类因为寒冷而无处栖息。“立并枯”则表示它们在树枝上瑟缩,身体干瘪无力。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贬谪之地,连鸟类都无法生存了,只能蜷缩在树下瑟瑟发抖。这不仅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环境,也表达了他内心的悲凉和无助。

第七句:“长川平界限”,描述的是河流宽阔平直的特点。“长川”,指的是长河或大河。“平界限”,则表示河水平静,两岸分界清晰可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贬谪之地,作者能看到宽阔的河流,看到清晰的岸边分线。这种开阔的环境虽然能给他带来一丝安慰,但同时也暴露了他的孤独和无助。

第八句:“大屋竦棱觚”,描写的是高大的房屋建筑特点。“大屋”是高大的房子或者建筑物。“竦”是直立的样子。“棱觚”是形容棱角分明的形状。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这宽阔而平坦的土地上,高大的房屋矗立着,它们的棱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虽然这样的环境让作者感到一丝温暖,但也使他更加感受到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两句:“稍见蓬莱阙,初张云雾图。”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心境变化。“蓬莱阙”,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山名。“初张云雾图”,则是说在云雾缭绕的背景下,仙山的轮廓逐渐显现出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身处困境,作者还是希望能看到仙境般的风景,希望生活能有所改变。

第九句:“受降鍪甲积”,描述的是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受降”,通常指接受敌军投降。“鍪”,是头盔。“积”是指堆积。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战争中受到重创的城市,现在只剩下堆积如山的盔甲和头盔,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和喧嚣。这是一种对过去辉煌历史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感慨。

第十句:“罢猎羽毛铺”,描写的是战争后的荒凉场景。“罢”,是停止的意思。“猎”,通常指狩猎活动。“羽毛”,是鸟类的羽毛。“铺”,是指摊开或者散乱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战争结束后,原本繁华的狩猎场所变得荒芜不堪,只剩下散落一地的羽毛。这是一个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的深刻描绘。

第十一句:“被褐思怀宝”,描写的是穿着粗布衣服的感慨。“被褐”是穿着粗劣的衣服的意思。“思怀”,是指想念或者怀念的意思。“宝”,通常指珍贵的物品或者美好的事物。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穿着粗糙的衣服,但作者心中仍然怀念着那些宝贵的记忆和美好的事物。这是一种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盼。

第十二句:“游都学卖珠”,描写的是游历城市的经历。“游都”,是指游览城市的活动。“学”,是学习的意思。“卖珠”,是指在市场出售珠宝的行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游历城市的过程中,作者学会了如何经营和出售珠宝。这是一种对商业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和应用。

第十三句:“车皆陈鋈辔”,描述了马匹装饰的特点。“车皆”,是指所有的车辆都装饰着铜质的马络头。“陈”是展示或者陈列的意思。“鋈”,是铜的一种冶炼产物。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所有的马匹都装饰着铜质的马络头,显得非常华丽和壮观。这是一种对贵族生活方式的描绘和赞美。

第十四句:“人尽得琼腴”,描写的是人们收获的情景。“人”是指人们。“尽得”,是指全部获得或者得到的意思。“琼腴”,是形容土地肥沃、产出丰富的美好景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由于战乱的影响,土地变得贫瘠而荒芜,不再适合耕种和收获。这是一个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的深刻揭示。

第十五句:“缟已赠吴札”,描写的是赠送丝绸的场景。“缟”,是一种白色的丝织品。“已”,是过去的意思。“赠”,是指赠送的意思。“吴札”,是春秋时期吴国的一位大夫。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战争结束后,为了纪念和平的到来,人们赠送白色丝织品给吴国的大夫。这是一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视的表现。

第十六句:“席将开汉酺”,描写的是宴请宾客的场景。“席”,是指宴席或者宴会。“将”,是将要的意思。“开汉酺”,是指举办盛大的宴会或聚会。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为了庆祝和平的到来和欢迎客人的到来,准备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或聚会。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愿。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结束的渴望和平,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朝廷政治的关心.同时也展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