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泛千里舟,暂向郊亭泊。
观物趣无穷,适情吟有托。
林中鸦舅狞,席上蝇虎攫。
雨久草苗盛,田芜瓜蔓弱。
香粳稚子惯,脱粟家人薄。
少年都下来,聊问时所作。
新衣尚穿束,旧服变褒博。
我今贫且贱,短褐随宜著。
宿州河亭书事
远泛千里舟,暂向郊亭泊。
观物趣无穷,适情吟有托。
林中鸦舅狞,席上蝇虎攫。
雨久草苗盛,田芜瓜蔓弱。
香粳稚子惯,脱粟家人薄。
少年都下来,聊问时所作。
新衣尚穿束,旧服变褒博。
我今贫且贱,短褐随宜著。
注释:
- 远泛千里舟,暂向郊亭泊:远泛千里的船儿,暂时停留在郊外的亭子。
- 观物趣无穷,适情吟有托:观察景物使人兴趣无穷,抒发感情寄托于诗歌。
- 林中鸦舅狞,席上蝇虎攫:树林里乌鸦凶猛,席上苍蝇抢夺食物。
- 雨久草苗盛,田芜瓜蔓弱:雨水时间长,草长得茂盛,田地荒芜,瓜藤瘦弱。
- 香粳稚子惯,脱粟家人薄:稻米香甜的孩子习惯了,粗粮的家人生活简朴。
- 少年都下来,聊问时所作:年轻的人都过来,顺便问问现在做什么。
- 新衣尚穿束,旧服变褒博:新衣服还挂在身上,旧衣服变成了宽大的衣服。
- 我今贫且贱,短褐随宜着:我现在贫穷又低贱,穿着短褐随便穿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宿州河亭的书事之作。诗中通过观察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出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沧桑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远泛千里舟,暂向郊亭泊。”描绘了诗人乘坐千里之船抵达宿州河亭的情景。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旅途的劳顿,也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观物趣无穷,适情吟有托。”则进一步展开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他观察到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这种情感得到了充分的抒发。这一联既是对前文的回应,也预示了诗人将要展开的人生思考。
颈联“林中鸦舅狞,席上蝇虎攫。”则描绘了诗人在宿州河亭所见的景象。这里的鸦舅、蝇虎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它们的存在给诗人的生活带来了些许乐趣。然而,当这些小动物们争夺食物时,却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尾联“雨久草苗盛,田芜瓜蔓弱。”则是对前文景象的延伸与深化。雨天过后,草长得茂盛起来;而田地里的瓜藤却显得有些萎靡不振。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也反映了农民们辛勤劳作后的收获与希望。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情绪变化;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与评论,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