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衣念徂节,阖棺伤故人。
故人昔送我,把酒湍水滨。
只道后期易,岂知无会因。
死生意不及,欲语鼻先辛。
既乏羡门术,安得如松筠。
寒暑更数十,应亦同埃尘。
【注释】
九月一日:即重阳节。
授衣念徂节,阖棺伤故人:为老人送寒衣,想到老人去世了,心中难过。
故人昔送我,把酒湍水滨:从前送我过河的人,现在却要送我过河回家。
只道后期易,岂知无会因:当初以为过河后会再回来,哪里想到没有回音。
死生意不及,欲语鼻先辛:想到自己死了之后,连话也说不出来。
既乏羡门术,安得如松筠:没有仙术,怎能像松树一样长寿。
寒暑更数十,应亦同埃尘:寒暑变化几十次,与尘土混在一起,终将归于尘土。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诗人送别友人的酬赠之作。
诗的前四句写送别时的情景。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作者去给年老的友人送衣服,想到老人已经去世了,十分难过,于是在送他过河回家的时候,两人在河边相别。“把酒湍水滨”一句中“湍”指急流的水。古人认为流水无情,所以用“湍水”来比喻人生无常。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中间六句写朋友的离别之情。“只道后期易”,表明作者和友人之间有过约定,但没有想到朋友竟然没有遵守这个约定。“岂知无会因”,进一步说明他们当初的约定并没有能够兑现。“死生意不及”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哀悼之情,因为友人已经去世,所以无法再和他见面,只能从思念中感受到他的离世之痛。
最后四句写自己的感慨。“既乏羡门术”,羡慕门是指仙人的法术,而作者却没有这样的法术,因此感到无能为力。“安得如松筠”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松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象征,这里用来比喻自己坚韧不屈的精神。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的场面,抒发了对逝去的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生死离别的感慨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