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
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
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
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
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
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
忽闻携锡杖,思向石桥回。
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
嘉辞遍入口,幸足息岩隈。

【诗句】

  1.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送别梵才吉上人返回天台。
  2. 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我不久前游览了洛阳,恰好遇到了你进入天台。
  3. 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当时的众官员和士人,都羡慕你离开了尘世的纷扰。
  4.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岁月匆匆,你已经过了一纪,现在又回到了人间。
  5. 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我问你为什么来到这里,你说是为了建设般若台。
  6.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虽然你开始启发愚人的心智,但般若在哪里呢?
  7. 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这个教派已经非常盛行,就像大海一样,不可能用一杯水来形容。
  8. 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我的话像一根火炬,怎么能让万千林木燃烧殆尽呢?
  9. 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我只是想守住中道,哪里需要你去削减、裁减呢?
  10.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你不要怀疑我的话,不要因为我的话而产生猜疑。
  11. 忽闻携锡杖,思向石桥回:突然听说你带着锡杖,想要回到石桥。
  12. 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城市的霞光与奇树相映成趣,它们都能增添你的诗才。
  13. 嘉辞遍入口,幸足息岩隈:美好的言辞随处可见,这足够让人感到欣慰。

【译文】
送别梵才吉上人返回天台:送别梵才吉上人返回天台。
我不久前游览了洛阳,恰好遇到了你进入天台:我不久前游览了洛阳,恰好遇到了你进入天台。
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当时的众官员和士人,都羡慕你离开了尘世的纷扰。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岁月匆匆,你已经过了一纪,现在又回到了人间。
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我问你为什么来到这里,你说是为了建设般若台。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虽然你开始启发愚人的心智,但般若在哪里呢?
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这个教派已经非常盛行,就像大海一样,不可能用一杯水来形容。
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我的话像一根火炬,怎么能让万千林木燃烧殆尽呢?
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我只是想守住中道,哪里需要你去削减、裁减呢?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你不要怀疑我的话,不要因为我的话而产生猜疑。
忽闻携锡杖,思向石桥回:突然听说你带着锡杖,想要回到石桥。
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城市的霞光与奇树相映成趣,它们都能增添你的诗才。
嘉辞遍入口,幸足息岩隈:美好的言辞随处可见,这足够让人感到欣慰。

【赏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中的主人公梵才吉上人是一位高僧,他离开世俗的纷扰,来到天台山修佛。诗人在送行时表达了对这位高僧的敬仰之情,并希望他能继续修行,早日成佛。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热烈,充满了对佛法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