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燕归时君亦归,燕巢未暖君还去。
去去溪边杨柳多,正值清明欲飞絮。
竞折赠行何所益,时当长养伤嘉树。
不如举酒对青山,酒罢移舟须薄暮。
嘉禾主人余久知,迹冗不拟强攀附。
傥或无忘问姓名,为言懒拙皆如故。
【注释】
江燕归时君亦归:燕子飞来,春天也到了。归,归来。
燕巢未暖君还去:燕子筑了新巢,还没有来得及安家,你却要离去了。
去去溪边杨柳多:你走后,这溪边的柳树又多了。
正值清明欲飞絮:“值”是遇到的意思。“清明”指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
竞折赠行何所益:争相为远行人折柳送别,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时当长养伤嘉树:正是春天万物生长的时候,应该爱惜好树木。
不如举酒对青山,酒罢移舟须薄暮:不如举起酒杯对青山,喝完酒就划船回家,天黑之前必须回来。
嘉禾主人余久知:嘉禾主人,指张秘丞。余久知,我早就了解你。
迹冗不拟强攀附:你的踪迹很繁杂,我不打算勉强去接近。
傥或无忘问姓名,为言懒拙皆如故:倘若你没有忘记我的姓名的话,就告诉我吧:我这人又懒又笨拙,和以前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写景抒情,借景寓情,托物咏志,抒发自己与友人分别的惆怅心情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全诗四联,第一、二联写景;第三联写友情;第四联写惜别之情。
首联“江燕归时君亦归,燕巢未暖君还去”,以燕子的南飞比喻友人的离别。燕子归来的时候,也是春天到来的时候,而你却要离去,正如那刚刚筑了巢的燕子又要飞去。
第二句中“君亦归”、“君还去”,两个“归”“去”相对应,突出了离别的主题。“燕巢未暖”则写出了朋友临行前的情形,他刚到任的地方还没有安定下来,就匆匆离开了。
颔联“去去溪边杨柳多,正值清明欲飞絮”,“去去”二字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意,“溪边杨柳多”描写了友人离开后故乡的景色,“清明欲飞絮”则是点出清明时节,正是柳絮飘飞的季节,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惋惜之情。
颈联“竞折赠行何所益,时当长养伤嘉树”,“竞折赠行”表达了人们对于送别朋友时的一片心意,然而“何所益”一句又道出了这种心意并不能给彼此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时当长养伤嘉树”则进一步指出,此时正值春天万物生长的时候,应该珍惜好树苗,不要因为离别而伤害了它们。
尾联“不如举酒对青山,酒罢移舟须薄暮”,诗人劝慰友人,不如举杯对着青山饮酒,喝完酒再划船回家,在日落之前必须回来。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早日平安归来的期待之情。
这首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深远含蓄,富有诗意。诗人善于运用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景物的变化来反映人物的情感变化,从而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离别的情感观念,即强调珍视友情、珍惜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