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众草生,不与众草荣。
彼皆春争葩,兹独秋吐英。
千叶共一萼,百蒂共一茎。
幽亭耸扶疏,独本非支撑。
吾友苏子美,有酒对自倾。
香随青陵蝶,色映黄金莺。
昨日偶来过,颇兴陶令情。
岂敢复言诗,君家有子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一、诗句解读与翻译

  1. 生与众草生,不与众草荣:这两句诗表达了菊花不同于普通植物的特性。菊花虽然在秋天绽放,但其生命力顽强,不像其他植物那样依赖春天的生长。这里的“生”指的是生长,而“与众草生”表示与其他草木一样生长,但“不”字则强调了它的独特性。
  2. 彼皆春争葩,兹独秋吐英:这句进一步描述了菊花的特性,即它们只在秋季绽放而非春季。“彼皆春争葩”中的“争葩”意指春天里争相开放花朵的景象,而这里特指菊花在秋季绽放,突出了其与众不同。
  3. 千叶共一萼,百蒂共一茎:这两句描述了菊花的形态特征。菊花通常由多个叶片构成,每一叶都是一个花瓣,因此可以形容为“千叶”。同时,菊花的茎上有许多花蕾,这些花蕾共同支撑着整个花朵,形象地描绘了“百蒂”。
  4. 幽亭耸扶疏,独本非支撑:这里的“幽亭”指的是一个幽静的园林亭子,菊花在这里显得格外突出。菊花的高耸姿态使得整个园林亭子都显得挺拔,而它并不是用来支撑亭子的结构。这句话强调了菊花独立于其他植物之上的地位。
  5. 吾友苏子美,有酒对自倾: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的对话情境。这里的“苏子美”指的应该是诗人的朋友苏源明(苏子美),他们在一起饮酒聊天。
  6. 香随青陵蝶,色映黄金莺: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蝴蝶和黄莺来比喻菊花的美丽。青陵蝶和黄莺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和优雅,这里的描述增强了菊花之美。
  7. 昨日偶来过,颇兴陶令情:诗人在昨天偶然来访时,被菊花的美丽所感动,从而产生了陶渊明那种归隐田园的情感。这里的“陶令”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中国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田园生活和诗歌著称。
  8. 岂敢复言诗,君家有子卿:诗人在这里谦虚地表达了自己不敢再谈诗歌的创作。同时,他用“君家有子卿”来形容苏子美的才华,意味着他家中有一个像张衡这样才华横溢的儿子(“子卿”可能是对张衡的误写或昵称)。

二、诗词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特性和形态的描述,展现了菊花的独特之美。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如将菊花比作“千叶”“百蒂”,以及“幽亭耸扶疏”,这些形象的描绘使菊花的形象更加鲜明,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以及对朋友间交流的温馨氛围。

三、总结

杜甫的《咏苏子美庭中千叶菊树子》是一首赞美菊花的佳作。通过对菊花特性和形态的细致描写,诗人展现了菊花的独特之美。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描绘手法,如“千叶”“百蒂”“幽亭耸扶疏”,使菊花的形象栩栩如生。此外,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既富有艺术感染力,又充满深情厚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