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柳未芽,去见杏吐萼。
相欢无几日,节候已非昨。
邂逅二十年,三遇三暌索。
会合信难常,焉用计疏数。

留别汝守王待制仲仪

我来到时,柳树还未发芽;你离去后,杏树已吐新叶。

我们欢聚的日子不多了,节令却已不是去年。

偶遇已是二十年前,三次相逢竟有三次别离。

重逢是难能可贵的,何必计较那些旧事?

【注释】

①仲仪:作者的朋友,时任汝州通判。②“来时柳未芽”四句,写自己离别之时,朋友尚未发芽的杨柳和刚刚吐露花苞的杏花。③“会合信难常”二句,意思是说:既然难得相聚,不如放开胸怀,不必斤斤计较过去的是非得失。

赏析:

此诗写诗人与友人在洛阳分别的情景。诗一开始便点明时间:“来时柳未芽。”这里“来时”二字,说明这次相会是在春天,而且时间不长,否则柳树早已发芽了。接着又用“去”字一转,说“见杏吐萼”,表明两人相别时正是杏花含苞欲放的季节。两句之间,既写出了时间的短暂,又描绘出景物的特点。“相欢无几日,节候已非昨”,紧承前两句而发议论。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的欢聚时光已经不多了,时过境迁,今非昔比。诗人通过“无几日”和“非昨”的对比,抒发了一种伤别惜时的感慨。

三四两句写二人的分手。“邂逅二十年,三遇三暌索”,意思是他们虽然只相处了短暂的几年时间,可是却多次分别,真是令人痛心。这里,诗人以“邂逅”、“三遇”、“三暌”等词来描写他们的交往,既表现了他们交往之频繁,也表现出他们相聚之短暂。“三遇三暌索”一句中的“三”字,是重复出现,强调了他们的分别之频繁。“焉用计疏数”(何需为这些琐屑之事而操心),则是表达他对世事的超脱态度。

最后两句写他们重逢的不易。“会合信难常”,意思是说:能够重聚在一起的机会是很难得的。“焉用计疏数”,意思是说:何必为那些过去的是非得失而斤斤计较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豁达大度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不加雕琢,却情真意切,韵味深长。它充分地体现了诗人豪迈洒脱、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以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