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少听我,为言风土殊。
美哉面有颡,生此颈若壶。
噫号无冬夏,岁祷无嗟吁。
只怜郡池上,不异山林居。
注释:
汝州
主人少听我,为言风土殊。
美哉面有颡,生此颈若壶。
噫号无冬夏,岁祷无嗟吁。
只怜郡池上,不异山林居。
译文:
主人听我说话时很少有耐心,总是抱怨说风土不同。
多么美啊!脸庞上有高高的额颅,脖颈像酒壶一样粗大。
他无论冬夏都不停地咳嗽,每年祈祷时都不叹息。
我只怜悯他在郡中那清静的池塘边,就像在山林中居住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汝州(今属河南)任刺史时所作。诗中描写了当地百姓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生活状态的羡慕之情。
首句”主人少听我,为言风土殊”,描述了刺史对当地人的抱怨。他们抱怨说这里的风土与其他地方不同,可能是指气候、地理等方面的差异。这种抱怨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差异和地域隔阂。
第二句”美哉面有颡,生此颈若壶”,赞美了当地人的外貌特征。这里用”颡”指额头,用”壶”来形容脖子粗大。诗人通过对这一外貌特征的描述,表达了对当地人的敬意。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的尊重和欣赏。
第三、四句”噫号无冬夏,岁祷无嗟吁”,描绘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他们无论冬天还是夏天,都会不停地咳嗽;而每年的祈祷活动,他们也不会叹息。这两句话揭示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恶劣,以及当地人顽强的生存意志。
最后一句”只怜郡池上,不异山林居”,表达了诗人对本地生活的向往。他羡慕那些在郡中清静的池塘边生活的人,他们的生活就像在山林中一样自由自在。这反映出作者对于自然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