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清明前,行将拜孤垄。
松吹送悲声,缘缨泪如涌。
三岁宰南方,奠斝阻亲捧。
山下独徘徊,雨来云蓊蓊。

【注释】

  1. 谢师直:人名,作者的友人。南阳:地名。
  2.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四或五日。
  3. 孤垄:坟墓。
  4. 松吹送悲声:指吹奏乐器的声音使人产生悲哀。
  5. 缘缨泪如涌:衣带边的泪水流得像水一样。
  6. 三岁宰南方:三年前被派到南方任地方官。
  7. 奠斝(jiǎ):古代的一种酒器,这里泛指祭祀用的酒杯。
  8. 云蓊蓊(wěng):浓密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怀人的诗。诗人在清明节这一天,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朋友的墓前,祭奠亡灵。这首诗是作者在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所作的《上坟》诗组中的一首。全诗通过对墓地、松风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朋友深切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首句“跃马清明前”,描绘了诗人准备去上坟的情景。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扫墓节日,人们在这个时候会骑马前往墓地进行祭拜。诗人选择了这个时间点去上坟,可能是为了避开人流,以免打扰到正在扫墓的人们;也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使得诗人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去上坟。
    次句“行将拜孤垄”,表达了诗人即将面对孤寂的墓地。这句诗中,“孤垄”指的是坟墓,诗人即将前往墓地祭拜,表达了他对亡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孤”字,既表达了坟墓的孤单,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三、四两句“松吹送悲声,缘缨泪如涌”,描绘了诗人在墓地上听到松风的声音,感受到离别之痛的场景。松风吹过,似乎也在诉说着悲伤的故事;而诗人的泪水如同涌泉般流淌,无法遏制。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最后两句“三岁宰南方,奠斝阻亲捧”,回忆了诗人在三年前被派到南方任职的经历。那时,他还未能亲自前往墓地祭拜,而是托付给了亲人。这句诗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了诗人与亡友之间的感情联系越来越深。
    整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对墓地、松风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亡友深切的哀思和怀念之情。诗人运用了细腻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致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