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东园杏,忽值春飞霜。
粲然彼繁英,萎若出沸汤。
既能与之荣,而复使之伤。
向来肃杀时,已共百卉黄。
今同草吐心,不似草心长。
天理固难测,谁要必其常。
【注释】
欣欣:茂盛的样子。
粲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萎若出沸汤:比喻凋谢得就像沸水一样快。
草吐心:草木抽芽,心指萌芽。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在严冬中盛开了春天的花,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却突然下霜。作者通过描写杏花的盛衰、开花与受冻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规律难以揣摩的感慨。全诗用物象的变化来写景,借物言志,寄寓作者的人生感悟。
二月十四日,是立春之日,天气寒冷,此时东园中的杏花已经盛开,可是忽然间降下了春霜。“忽值春飞霜”点明时间,同时说明春寒料峭,正是百花争艳之时,偏偏来了春霜。这两句诗看似平常,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万物生长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不期而遇的困难和挫折。
接下来四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春花的盛衰过程。春花在经历了春霜的摧残后,虽然仍保持着鲜艳的色彩,但是已经变得脆弱不堪,就像是刚刚煮沸的水一样容易枯萎。“粲然彼繁英”,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春花盛开时的灿烂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它们的脆弱性。“萎若出沸汤”,则进一步强调了春花受冻后的凋零之态,就如同沸水烹煮过的植物一样迅速枯萎。这两句诗通过对春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残酷和无情。
“既能与之荣”到“今同草吐心”,诗人又转向对其他植物的描述。他发现,那些原本能够茁壮成长的植物,如今都已经凋敝,只剩下枯黄的叶片。这一对比更突出了春花的娇弱和易逝。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或绝望,反而从中看到了一种生命的顽强和坚韧。这种从逆境中寻找到的生命力让诗人深感震撼和敬佩。
最后两句,诗人用“天理固难测”表达了他对自然现象无法完全理解的无奈;同时,“谁要必其常”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界不可预测性的感叹。这两句诗既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和展望。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然界的规律和变化。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花的盛衰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规律的感慨和思考。他以敏锐的眼光观察自然现象,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寓意将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展现了他对生命、自然和哲学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