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阳发草木,美好一同时。
桃李杂山樱,红白开繁枝。
楸英独步媚,淡紫相参差。
大叶与劲干,簇萼密自宜。
图出帝宫树,耸向白玉墀。
高绝不近俗,直许天人窥。
今植郡庭中,根远未可移。
但欣东风来,不恨和煦迟。
山禽勿蹙踏,蜂蝶休掇之。
昔闻韩吏部,为尔作好诗。
爱阴无纤穿,就阴东西随。
公今亦牵此,端坐曾莫疑。

这首诗是王维在和王仲仪一起欣赏楸树花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春阳发草木,美好一同时。(春阳发草木)

  • 春天阳光照耀着万物,使它们生长茂盛。
  • “春阳”:指春天的阳光。
  • “发草木”:使草木发芽生长。
  • “美好”:形容万物生长得生机勃勃。
  • “一同时”:一起成长。

桃李杂山樱,红白开繁枝。(桃李杂山樱)

  • 桃花和李花与樱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繁密的花朵。
  • “桃李”:泛指各种树木的果实,这里特指桃花和李花。
  • “杂”:交错、混合。
  • “山樱”:樱花的一种,常在山间开放。
  • “开繁枝”:开满了茂密的枝条。

楸英独步媚,淡紫相参差。(楸英独步媚)

  • 楸树的花朵特别美丽,独自绽放。
  • “楸”:一种落叶乔木,其种子可以用来榨油。
  • “英”:花蕊,即花朵的中心部分。
  • “独步媚”:独自美丽动人。
  • “淡紫”:浅紫色。
  • “相参差”:颜色或形态上有所差异。

大叶与劲干,簇萼密自宜。(大叶与劲干)

  • 楸树的叶子大而厚实,树干也很强健。
  • “大叶”:叶子宽大。
  • “劲干”:树干粗壮有力。
  • “簇萼”:密集地开着的花萼。
  • “密自宜”:自然合适,恰到好处。

图出帝宫树,耸向白玉墀。(图出帝宫树)

  • 楸树如同宫殿中的树木一般高大挺拔。
  • “图”:比喻,如同看到一幅画一样。
  • “帝宫树”:皇帝居住的宫殿前的树木。
  • “耸向”:直冲云霄。
  • “白玉墀”:皇宫中台阶的美称,通常用来形容台阶如玉般洁白。

高绝不近俗,直许天人窥。(高绝不近俗)

  • 楸树非常高大,远远超出常人的审美标准。
  • “高绝”:极高,超出常人。
  • “近俗”:接近庸俗。
  • “直许”:允许、准许。
  • “天人窥”:神仙也能看到它的美。

今植郡庭中,根远未可移。(今植郡庭中)

  • 楸树现在种植在郡衙庭院中,它的根基非常牢固,不易移动。
  • “今植”:现在种植。
  • “郡庭中”:郡衙庭院里。
  • “根远”:根基深厚,不容易被挖掘。
  • “未可移”:不可以移动。

但欣东风来,不恨和煦迟。(但欣东风来)

  • 春天来了,虽然春天来得稍微晚了一些,但还是值得高兴。
  • “但欣”:只是高兴地接受。
  • “东风”:春天的风。
  • “来”:到来。
  • “不恨”:不抱怨。
  • “和煦”:温和的风。

山禽勿蹙踏,蜂蝶休掇之。(山禽勿蹙踏)

  • 不要让山里的鸟儿受惊扰,也不要去采摘蜜蜂和蝴蝶。
  • “山禽”:生活在山中的鸟类。
  • “勿蹙踏”:不要惊吓它们。
  • “休掇之”:不要摘取它们。

昔闻韩吏部,为尔作好诗。(昔闻韩吏部)

  • 我从前听过韩吏部为你写了赞美楸树的好诗。
  • “昔闻”:从前听说。
  • “韩吏部”:韩愈的官职是礼部员外郎,所以称为“吏部”。
  • “为尔作好诗”:专门为你创作了一首诗赞颂楸树。

爱阴无纤穿,就阴东西随。(爱阴无纤穿)

  • 喜欢阴凉处的环境,没有细碎之处可以穿过。
  • “爱阴”:喜欢阴凉的地方。
  • “无纤穿”:没有任何细微的缝隙可以穿透。

公今亦牵此,端坐曾莫疑。(公今亦牵此)

  • 现在你也能感受到这种美,不必怀疑这是错觉。
  • “公今”:你,指的是读者自己。
  • “牵此”:牵涉到这棵楸树。
  • “端坐”:坐着的时候。
  • “曾莫疑”:不必担心这是否是幻觉或错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节楸树的美丽景象,通过对楸树的各种描述,展现了其独特的韵味和生命力。诗人以楸树的生长状态、外观特征以及与其他植物的相互作用为线索,生动地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通过楸树的象征意义,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