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忽病昏,白昼若逢雾。
窥惊只物双,书辄下笔误。
来人仿佛是,飞鸟朦胧度。
纭纭孰辨别,此已忘好恶。
【注释】:
目昏:眼睛昏花。
我目忽病昏,白昼若逢雾:我的视力忽然模糊了,就像白天遇到了大雾一样。
窥惊只物双:看东西时,总是看到两个物体在互相碰撞。
书辄下笔误:一拿笔就写错了字。
来人仿佛是,飞鸟朦胧度:来人好像不是真的,而像模糊的飞鸟。
纭纭孰辨别,此已忘好恶:纷乱中哪能分辨清楚,这使我已经忘记了什么是美丑。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目昏”这一生理现象,抒发了人生困顿、世路艰难、心志不宁的情怀。
首联“我目忽病昏,白昼若逢雾”,点出眼疾。“病”即患眼疾,“日”指白昼。诗人用“目昏”二字,将眼疾与白昼相对照,形象地写出了因眼疾而感到白昼如雾的迷惘和惆怅。
颔联“窥惊只物双,书辄下笔误”,写眼疾使诗人常看错东西,提笔又常出错,表现了诗人对眼疾的厌恶情绪。诗人用一个比喻:“窥惊只物双”,说明他常常看到两个物体,这使他很惊讶。“物双”是指两个相同的物品在一起,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眼疾,表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同一个物体。“书辄下笔误”则说明他提笔写字时,也常常会写错字,这是因为他的眼疾让他分不清字迹,所以提笔容易失误。诗人用这两个比喻,表达了他对眼疾的厌恶之情和对自己病情的担忧之情。
颈联“来人仿佛是,飞鸟朦胧度”,写诗人对眼疾的无奈。他看到的人像是飞鸟在朦胧中穿过,这种朦胧的景象让他感到困惑。这里的“仿佛”和“朦胧”都形容了景象的模糊不清,使得诗人感到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这个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困惑。
尾联“纭纭孰辨别,此已忘好恶”,写诗人对眼疾的无可奈何。他面对纷繁的世界,却无法辨别是非,甚至忘记了什么是美丑。这里的“纭纭”和“孰辨别”都形容了世界的混乱和复杂,使得诗人感到无法应对。这个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助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眼疾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它也反映了人类对于疾病和困境的恐惧和无奈,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希望和勇气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