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多车骑,后迹乱前踪。
谁识此来过,尘蹄重复重。
归有野仆言,恨不故人逢。
岂无肴酒设,所向乖所从。
未能一往见,懒拙其必容。

【解析】

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文,寻找、定位文中的“关键词语”,根据“关键词语”对诗句作出具体分析。此诗首联点明时间是傍晚;颔联写诗人闻韩子华访而心惊;颈联写诗人闻韩子华来访却不敢见,担心自己与韩子华不和;尾联写诗人闻韩子华来访却不敢见。

【答案】

①晚:傍晚。②多车骑:车马行人众多。③后迹乱前踪:后面的车迹杂乱无章,掩盖了前面的车迹。④谁识此来过:谁认识我是从这里来的呢?⑤尘蹄重:尘土飞扬,马蹄声重。⑥归有野仆言:有个仆人回来告诉我(他)来了。⑦恨不故人逢:遗憾不能遇到老朋友。⑧岂无肴酒设:难道没有摆上酒菜吗?⑨所向乖所从:所到之处都与从前不一样。⑩未能一往见:没能前去相见。⑪懒拙其必容:懒散笨拙(我)一定能够容得下你。译文:晚上回家听到韩子华来访,门外车马众多,前后足迹交错,难以分辨出他的来路。谁认识他是从这里来的呢?尘土飞扬,马蹄声重。回去告诉仆人说,遗憾的是没有遇上老朋友,难道没有摆上酒菜吗?所到之处都与从前不一样。没能前去相见,懒惰迟钝(我)一定能够容得下你。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好友韩子华突然光临的惊喜之情。首联点明时间是傍晚,颔联写诗人闻韩子华访而心惊,颔联紧承首句,“多”字写出了诗人闻韩子华来访的惊喜之情,“乱”字写出了韩子华车马众多的情状,“谁识”二字表明诗人对韩子华突然出现的惊讶心情。颈联写诗人闻韩子华来访却不敢见,担心自己与韩子华不和。尾联写诗人闻韩子华来访却不敢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