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姜渍吴糟,越茗苞越箨。
咀辛聊案杯,啜味可奴酪。
但拜故人贶,何言为物薄。
我心易厌足,不比填沟壑。
【注释】
李国博:指唐代诗人李白。
遗浙姜建茗:李白在浙江时,曾向当地官员赠送过茶。
吴姜渍吴糟:李白在浙江任上,喜欢用当地的生姜和酒糟来腌制菜食,即所谓的“吴姜渍”。
越茗苞越箨(báo tuò):越地的茶叶包裹着越地的竹壳(箨)。
咀辛聊案杯:品尝着苦涩的味道。
啜味可奴酪:饮下这味道,仿佛喝下了奶酪的味道。
但拜故人贶(kuàng):只是向老朋友表示感谢。
何言为物薄:何必说什么是物质的东西呢?
心易厌足:内心容易满足。
不比填沟壑:不会像填入沟壑那样空虚。
【赏析】
这首诗写于李白在浙江做官期间。他喜爱这里的风土民情,尤其是喜爱这里的茶叶和酒糟。他把这种爱意通过诗歌表达出来。诗中说:“我心易厌足,不比填沟壑”,意思是说,自己内心感到满足,而并不想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这是李白一贯的思想,也是其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联点明送茶之事发生在吴地,说明李白对吴地的风土人情有很深的了解。“吴姜渍”是指用吴地的生姜来腌菜,“吴糟”则是用吴地的酒糟来腌菜,都是吴地特有的食品。
颔联写品茶的过程。“咀”是咬的意思,“啜”是慢慢地喝的意思。“咀辛聊案杯”说的是品茶过程中,虽然嘴里尝到了苦涩的味道,但心里却很愉快。“啜味可奴酪”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苦中有甜的感觉,就像喝到奶酪一样。
颈联是说自己感谢朋友的好意,同时也表达了对物质的淡泊态度。“但拜故人贶”中的“但”是只有之意,表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何言为物薄”,则是说物质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满足。
尾联则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描述。“心易厌足”意味着只要内心感到快乐就足够了,并不需要更多的物质来填补内心的空缺。“不比填沟壑”则是说,自己的内心并不空虚,因为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追求更多。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和内心的满足,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追求。